解决"剧本慌" 上海将给中青年职业编剧提供"回炉"机会

27.07.2015  03:17

原标题: 消除“剧本荒”不妨先解决“剧本慌

  “剧本荒”经常出现在时下文艺创作领域,尤其是近些年逐渐复苏的戏曲舞台,这一现象似乎更加明显。不久前举行的一次京沪学者研讨会上,有专家提示人们关注一个现象:某全国性奖项评选中,入围作品竟集中出自几位“资深编剧”之手。

  “编剧队伍青黄不接、剧本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于是很多人觉得‘剧本荒’来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颜全毅认为,当下戏曲界看似“剧本荒”,症结其实是“剧本慌”:尤其是排演剧目功利心重,剧组赶时间求速度,忽视编剧人才的培养,忽视戏曲创作的艺术规律,排起戏来慌慌忙忙,最终造成剧本上演难、创作与市场的供需对接难、出精品力作难的窘境。

   慌忙“订制”的剧本对不上观众胃口

  戏曲界的“剧本慌”究竟慌什么?有业内人士直言,“”首先慌在剧本创作之初的急功近利上。不少剧团或制作方慌的是挤不进“”评不上“”。于是,重金邀请大牌编导订制作品。这类作品往往在进了“”得了“”之后束之高阁,能留在舞台上的不多。

  过于看重编导名气,忽略剧种的艺术规律,是导致“剧本荒”的重要原因。中国戏曲协会副会长王安奎认为:“戏曲创作创新应该尊重剧种的个性。知名编剧不是万能的。”尽管有的编剧拥有很强的创作能力,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短时间内对某一剧种做到深入了解,并找到与剧种特色相适应的故事题材,所以不少订制创作难免出现自我重复。而对于喜欢熟悉剧种的观众而言,这样的作品往往很难对上胃口。

  曾有某地院团请来知名编剧跨界创作剧本,再找本地作者把剧本“地方化”,一番折腾之后,本地观众并不买账。对此,戏剧评论家荣广润建议,不妨保留专职编剧,让了解剧种文化基因的人负责创作。“专职编剧不仅熟悉剧种的艺术规律,也熟悉所在剧团的行当优势、演员的表演风格和剧团的艺术特色,同时对戏迷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口味也更了解。”比如国家京剧院的《杨门女将》,就是根据剧院的流派、唱腔进行创作,凸显了剧院优势,成为该院的经典保留剧目。

  “慌慌张张排得出好戏吗?”颜全毅说,“编剧、剧种、演员三者形成默契才能碰撞出佳作。一出戏的成功还需要编剧听取业界专家和观众的意见不断修改。”近些年舞台上的精品力作往往经历过长达数年的边演边改,而历史上梅兰芳、程砚秋的《宇宙锋》《贵妃醉酒》《锁麟囊》等经典,也都经历了在舞台实践中反复修改的过程。

  匆忙“点将”不如悉心“练兵

  大牌编导邀约不断的同时,青年编剧却遭遇有本子无处演的尴尬。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我们依然对年轻编剧缺乏足够的信任,导致很多年轻人难以脱颖而出。

  “中国戏曲学院每届招收60位戏文系专业学生,能有5至10位成为戏曲编剧就不错了。”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纷纷进入影视剧创作,真正能够进入剧团搞戏曲创作的少之又少。颜全毅认为,实践机会不多,无法进入圈子,导致不少年轻人想写戏或者写了戏,没有机会实现剧本的舞台转码。

  戏曲创作门槛高,不仅要求创作者对戏曲艺术规律有很深的了解,还要有过硬的古典文学功底。荣广润认为,成熟的剧作家需要时间的沉淀和长期的舞台实践。知名编剧、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近年连续有《双飞翼》《金缕曲》《甄嬛》等多部戏曲作品上演,跨沪、越、京等多个剧种,尝试历史故事、当代人物等多种题材。其中,新编京剧《成败萧何》,自2004年推出后不断完善,边演边改10余年,先后交出10余稿。正是长期的舞台实践,给了创作者打磨修改的空间,才有了最终的收获。

  也有专家提出,除了为年轻人创造舞台实践的练兵场,也要对中青年职业编剧的能力突破再“推一把”。今年,上海戏剧学院第二期编剧高级研修班启动,给中青年职业编剧提供“回炉”机会,邀请业界专家对剧本“一对一”指导,让剧本以更成熟的面貌登上舞台。“慌忙的创作环境之下,年轻编剧的成长空间逼仄。”一位剧团负责人说,要多给年轻戏曲人进入剧团从事创作的机会,为他们的行业坚守创造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