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生活:人人都有枪 几句话不对付就开枪打人

21.10.2014  11:06

  原标题:利比亚乱局何时休?

  3年前的10月20日,掌权40多年的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身亡,一个时代终结。今天,这个北非国家的重建已持续3年。然而,强人政治解体后,利比亚并未按照当年“出手”的西方国家所期望的那样实现政治平稳过渡,反而陷入了割据、暴力、恐怖的泥淖。

  【政经僵局】

  刘易斯·丹吉尔是一名外派到利比亚的电信工程师。虽然大部分外国使馆、企业与媒体派驻机构已经陆续撤离,但丹吉尔的企业选择留守。他们的想法是,等待局势见分晓时,能够率先与掌权的政府接洽。

  今年5月以来,利比亚世俗和宗教两派民兵武装发生大规模冲突,已致使数百人伤亡。8月,宗教武装逐渐占据上风,攻占首都的黎波里,占据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大部分区域,同时扶植任期本已结束的国民议会复会,自立“救国政府”,与民选的国民代表大会与政府“分庭抗礼”。

  利比亚冲突各方眼下已在多地形成对峙,陷入僵持。同时,两个政府各说各话,公布不同的产业政策,让丹吉尔头疼。对企业来说,这道“二选一”的选择题不好做。

  “这让我们很迷惑,别的公司也是这样,究竟该和谁签合同?”丹吉尔说,“政治不稳定,经济就不好,经济不好局势就更不稳定,这是个死循环。

  2011年,美国联合多国以空袭政府军的方式支持反对派,强行推翻了卡扎菲政权。随后,战时由反对派联合成立的“全国过渡委员会”(过渡委)承诺,将按照政治过渡路线图,逐步举行选举、制定宪法、组建新政府。

  然而,所谓“革命胜利”气氛所掩盖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强人政治解体后,宗教、世俗、部族等势力都试图填补权力真空,纷争四起。在中央,各派别为政府职位争斗;在地方,各支民兵武装拒绝缴械并接受整编,形成武装割据,相互间冲突不断。

  【恐怖威胁】

  丹吉尔形容在利比亚生活如同“狂野西部”。他告诉记者,自己多次遭人持枪抢劫,几乎每个当地人都有把枪、有辆车,“几句话不对付,就开枪打人”。

  更让丹吉尔担忧的是,利比亚的极端势力近期有抬头趋势,威胁他的企业与员工安全。

  自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以来,利比亚临时政府一直未能有效控制全国。不少民兵组织拒绝接受整编,民间枪支泛滥,绑架、暗杀事件频发,各地武装冲突不断。安全局势混乱还导致“伊斯兰国”“安萨尔旅”等一些极端组织在利比亚“生根”。

  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问题特别代表贝尔纳迪诺·莱昂先前说,一些宗教极端分子,包括“伊斯兰国”成员已经开始在利比亚活动,严重威胁地区安全局势。莱昂说,如果利比亚冲突各方仍不停火,将为极端组织发展壮大提供“温床”。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说:“极端武装已经坐稳……感觉卡扎菲死后,我的国家破碎了,给这些坏人作乱的空间。”(张远 陈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