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领衔团队获NSFC“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29.08.2014  20:22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据悉,14年来,全国医学科学领域拿到该项目的仅30余支团队,今年全国仅有5个团队获此殊荣,房静远领衔的《肠稳态影响慢性重大肠肝疾病的发生与预防》项目是今年上海唯一入选的团队,也是我国消化内科疾病研究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研究团队。整个项目将为期6年,研究经费达1200万元。

  随着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消化疾病的研究模式深入到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崭新层面,而肠稳态的研究很可能为重大肠肝疾病的发生与预防带来新的启示。房静远率领的《肠稳态影响慢性重大肠肝疾病的发生与预防》研究团队由马雄、沈南、覃文新、许杰、李敏教授为研究骨干,陈萦晅、洪洁、陈豪燕、茅益民、项永兵和熊华等研究人员为成员,在经过了函审初评和答辩复审的激烈竞争后脱颖而出,获得了此重大项目的资助,

  据悉,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群体,每年全国范围内能够入选此项目的研究团队屈指可数。该创新群体以仁济医院国家和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为基地,以教育部创新团队为核心,由附属仁济医院3名国家杰青、1名长江特聘、1名973首席、2名国家优青等构成。近年在30项国家项目支持下,通过密切的合作在消化系肿瘤发生和预防中环境因素的作用及机制,慢性非病毒性肝病的免疫学和肠稳态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成绩。以通讯作者在Lancet Oncol, Nat Med, JNCI , Gut, Nat Commun等发表论文180篇。特别是消化内科房静远教授的胃肠肿瘤研究团队近2年以通讯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在大于5分的SCI期刊发表原创性论著22篇,其中大于10分者4篇。群体以第一完成单位获2008和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该资助后,创新群体将聚焦“肠稳态影响慢性重大肠肝病”研究方向,期望解决与临床密切相关的重要科学问题。

  在消化所即将迎来建所30周年纪念日之际,该重要项目的获得标志着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学科的建设跨入新时期。该项目的获得将有力地推进多学科的密切合作攻关,促进研究体制的进一步创新和成熟,提升消化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对于消化学科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