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整版]创新型大学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有力支撑[图]

07.04.2016  15:17

创新型大学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有力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张 杰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要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做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总书记讲话对高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上海交通大学结合近年来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探索和实践,对高校服务上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首先,对接上海未来产业需求,集全校之力,布局若干创新战略计划。充分利用上海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充分激发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面向世界前沿、瞄准国家战略,在对未来产业具有颠覆性重大影响的创新领域重点谋划和布局若干创新战略行动计划:一是大数据产业技术,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数据采集、处理、应用技术,持续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高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综合利用,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技术的研究,使大数据成为智慧上海的发展引擎,促进社会运行和治理结构的加速重构;二是智能制造,联合企业高校等各方力量,突破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国际顶尖的行业和产品,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促进制造业与物联网、工业大数据深度融合,为长三角乃至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提供强大支撑;三是精准医疗,及早布局,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自动控制,快速占据全球“个性化医疗”与“精准医疗”高地,形成“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健康体系,促使疾病诊断能力和治愈率大幅提升;四是互联网金融,抢占互联网金融产业竞争的先机,打破传统物理空间的局限性,着力打造国际金融与贸易创新基地,使上海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继续成为全球信息交互的中心和全球贸易的枢纽; 五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交叉集群的研究模式,发挥以前沿科学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的交叉学科创新集群优势,快速抢占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能源科学、脑科学、材料科学等世界前沿领域,形成基础前沿研究领域的“上海学派”,引领世界发展的重大成果,持续推动区域以及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五大战略行动计划齐头并进,相互作用,合力助推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其次,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大学作为国家知识创新活动的核心,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并引领国家创新的发展。在当前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大学应当担负起引领创新的责任和使命。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需要有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支撑。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实践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社会服务创新体系和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汇聚创新创业人才,努力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建设之路。交大积极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与临港集团联合成立了“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成立了以顶尖千人计划专家何志明院士为院长的“个性化医学研究院”;对接国家大数据战略,服务上海科创中心、智慧城市建设和上海大数据产业发展,联合上海产学研相关研发力量成立上海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李政道研究所,加强与世界顶尖科学家的交流合作,培养青年人才,推动中国一流科学家走向世界; 并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智慧城市和互联网金融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努力。    

最后,建立吸引和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上海既要吸引世界顶级大师和全球顶尖科技人才,还要不断培育各类创新人才。高校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高校师资成长体系构建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如何在规模化引进世界一流师资的同时,实现本土师资队伍的转型升级。过去十年来,上海交大有步骤、分阶段、层层递进地实施了“三步走”的人才发展战略。自2007年起,交大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规模化引进和校内青年人才的批次化培养,引育并举,明确树立起世界水准的学术“标杆”;从2010年开始,在现有师资队伍中全面启动分类发展改革,让合适的人才选择到合适的职业发展道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013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构建长聘教职师资队伍体系,全面推动引进人才队伍与本土人才队伍的并轨,逐步形成了以世界一流为标准的师资队伍,全方位、系统化、持续性地激发了大学师生的创新活力。截止2015年底,全校共有长聘教授390人,长聘教轨助理教授283人,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资助青年学者达1383人次。形成了同台竞技、同轨运行、共同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生态体系。    

当下,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时代的变革和国家的发展赋予中国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即成为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并引领创新。我们要面向未来、扎根中国,通过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大学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提供强有力支撑。建成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的目标指日可待!    

李政道研究所:领跑基础研究前沿孕育中国科学大师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 季向东 王孝群  

著名物理学家、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长期致力于推动祖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自1972年起,李政道先生提出的多个重大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持续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2011年至2014期间,李政道先生把自己毕生的积累、手稿和珍藏,包括诺贝尔奖章等,捐献给上海交通大学,推动国内物理学事业发展。国家对此十分重视,教育部和上海市拨款在上海交通大学专门建设了李政道图书馆,在国内外科学界引起了重要的反响。在2014年12月图书馆落成之际,李政道先生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参照对世界科学发展有巨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顶级研究所,吸引一群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形成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励炼一批属于我国自己的顶级科学家,推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重大发展。这个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上海交大李政道图书馆  

著名的玻尔研究所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由丹麦政府在哥本哈根设立的一个世界顶级研究机构,研究所开放、活跃的学术研究环境及其学术声誉吸引了全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孕育出一大批划时代的学术思想和创新成果,开创了量子力学,形成了哥本哈根学派。二战期间,美国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汇聚了以爱因斯坦和冯·诺伊曼等为核心的一批世界顶级科学家,成为全球第二个顶级的理论研究中心。这两个顶级研究机构分别产生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成果触发了近代科技革命,对激光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和核技术等一系列科技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欧洲和美国先后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过去三十年,中国物理学的基础前沿研究在多个研究方向上从“跟跑”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并跑”阶段。近年来,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拓扑量子材料和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中国科学家产生了引领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事实上,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向“领跑”升级的关键时期。通过新建一个世界顶级研究所,以学术大师为核心,将凝聚一批顶尖学者、产生显著的集聚效应,形成国际上引领性的重大科学研究前沿,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    

世界顶级的研究机构离不开顶级科学家和拔尖的青年学者,离不开活跃、开放、国际性的学术氛围,离不开一流的工作条件。在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直接领导下,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依托单位,深入调研、充分借鉴世界顶级研究机构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设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论证。近十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建设了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高能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计算物理等多个基础学科,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或领先的重要成果,实现了物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为承建李政道研究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政道研究所将建设成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一个明珠,提供一个适合学术大师、顶级科学家和拔尖青年学者交流、合作和研究的平台,励炼出一批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顶尖学者,产出一批能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把我国这样一个第二大经济体建成世界级的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做出不可或缺的重大贡献。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上海如何成功转型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钱 军  

传统的信息传递和市场交易是在一个看得到的三维物理空间里完成的,而互联网金融则打破了传统物理空间的限制,在“空中”或“云端”进行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和使用。和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速度更快,也扩大了金融的覆盖面:银行网点如果没有覆盖到农村,或农村通往城市的交通不便,一部分乡村居民就会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以外,但对互联网金融来说,金融体系能够覆盖到任何网络所及的地方。  

互联网金融相关著作

目前,互联网金融正在颠覆很多传统金融的领域。比如,在支付方面,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型理财平台已经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中吸走了大量的存款,而这些新型理财平台一旦和投资渠道捆绑起来,会对传统金融机构造成更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主的众筹平台也开始给传统融资渠道带来了挑战,金融市场、股市、债券和大宗商品的交易更多使用计算机和软件来完成,这对交易所也有很大的冲击。    

人才优势、地理位置和政策鼓励等都是国际传统金融中心迅速崛起的原因。上海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也很显著:这里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扼长江入海口,是天然良港; 高校云集,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容易吸引和留住人才;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试点深化了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为新型金融机构入驻提供了优厚的政策支持。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为上海跻身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新机遇。作为中国传统的金融中心,上海应如何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成功“转型”?首先,应当以包容、开放的态度来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如果银行的存款额度受余额宝影响而下降,政府是要为了保护传统的金融机构而去给余额宝设置“门槛”呢,还是要鼓励银行和互联网机构合作?答案显然是后者:政策的目标是推动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是消极地给新兴事物设置各种各样的“门槛”。    

其次,要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发展方向,在制度设计上鼓励创新,进行事中和事后为主的监控和相关政策体系完善。目前,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在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下,要人为规划互联网金融今后十年的发展显然不太现实。而互联网金融正在打造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新金融生态体系,在制定政策时,应少干预,鼓励创新,让新体系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合理地成长,从而更好地为新的实体经济服务。在完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新后,再根据相关案例进行事中和事后的调整,出台完善的政策,合理引导互联网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共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抢占“”高点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习俊通 王 皓  

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志特征,智能制造受到了发达国家的重视,目前我国也已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为了响应中央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要求,上海临港新区推出了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行动方案,其中组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成为着力构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重点抓手之一。    

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筹)成立暨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  

临港地区集聚了一批体现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将智能制造的理念、模式和技术与这些产业深入融合,将对上海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拥有诸多优势学科的高校,2015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开展组建方案的规划研究,形成了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的建设方案。学校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为基础,组织各学科、各部门力量,集聚海内外优势资源,着力为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贡献智力,为解决行业企业共性技术提供服务支持,为上海乃至国家智能制造发展培育一流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联合共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于2015年12月18日举行了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成立仪式。双方联合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优势资源,成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移孵化、国际国内多层次人才集聚、研究环境先进的创新型研究机构。研究院将发挥平台优势,为上海及临港发展智能制造制定规划、献计献策,承担政府智库功能; 整合优势资源,为企业占据制造业高端和长效发展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支撑; 将进行不同于学校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企业培养懂技术、懂管理、懂产业,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性高端人才; 将针对区域特色,形成智能制造专业实验室,建设不同于学校实验室的混合型研发团队,力争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将与国际学术机构、研发中心建立联合实验室,邀请国际学术大师、行业专家合作研究,建成国际水平的合作研发团队。    

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在实施智能制造的国家战略方面,有望带来以下新突破:一是填平知识到产业技术的鸿沟。研究院将在解决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上加强实践,为上海智能制造创新提供源泉和支撑。二是夯实智能制造的基础部件、基础工艺、工业软件、标准规范,解决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和走向高端的瓶颈。三是重视智能制造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强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产品设计制造、企业运营组织模式的研究实践,关注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四是加强多层次智能制造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持续培训。    

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将充分利用优厚的政策环境,组建有别于学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员结构团队,对接产业企业智能制造实际问题,在社会服务中体现价值,在价值体现中形成品牌,为上海的智能制造发展做出实质性的突出贡献。    

大数据计算为智慧城市插上腾飞翅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过敏意  

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是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内涵,也是上海适应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新浪潮,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自《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实施以来,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海交大研发的数据中心能耗模型  

作为全国顶级学府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承担了上海市在大数据处理、智能通信、智能控制等智慧城市核心领域研究的顶层设计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具备体系完备的学科群、专业科研团队以及国际领先实验设施,积极寻找国内外智慧城市顶尖企业、机构进行合作; 并于2015年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与企业,致力于中国智慧城市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    

为了攻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技术难题,早在2010年IBM正式提出“智慧城市”的愿景之时,上海交大过敏意教授的研究团队就开始了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深入探索,2014年,过敏意教授获得了国家973计划“城市大数据三元空间协同计算理论与方法”的支持。城市大数据是在城市管理、生活、建设、发展等过程中,由信息空间、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三元空间所产生的多源、多模态、异构海量数据。深入挖掘这些数据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巨大的价值,能够为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最客观的依据。但是,城市大数据特有“内在关联但外在隔离”、“海量丰富但低质碎片”等特点,对大数据分析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目前过敏意教授正带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多个课题组,深入研究如何关联分布在三元空间中的数据片断,探索群智感知的机理与方法;研究如何融合人类群体智慧与机器强大的计算能力,探索群智认知的理论与模型;创建一套以数据三元化、认知群智化、计算层次化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大数据计算理论、方法。在此基础上,提供面向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城市大数据综合处理平台与服务。    

目前,该团队已经在城市大数据相关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在国内外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成果,并与上海市经信委等多个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综合智能手机、社交网络、门户网站、交通刷卡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三元空间大数据,充分发掘城市大数据的内涵并应用在危化品管理、高危电梯预警管理、智能交通等智慧城市典型应用中。    

实现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以及兄弟单位的强强联合。为此,过敏意教授的研究团队积极与产业界合作,已与华为公司、上海仪电、神舟数码等一大批国内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国外优势团队建立长期的联系,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等知名学校建立了智慧城市合作协议,努力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领跑者。    

国家转化医学中心:重大疾病诊疗关键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张显明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20世纪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每年投入逾200亿美元研究经费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发明了那么多新技术,发表了数百万计的高水平论文,但美国人并没有感到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此,NIH提出了转化医学的概念,要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及公共卫生之间的屏障,把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治疗快速转化。    

3D打印技术引入骨科个体化定制  

目前,转化医学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催生战略行动。国家最高级别的科技基地——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落户上海的首个国家转化医学中心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一项目以上海交通大学及其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为主体,集中上海的医疗优势、多学科优势、社区健康网络优势和互联网优势,联合上海地区主要医院、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企业等,形成跨学科、开放、共享、国际一流的国家级转化医学研究基地。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非常“中国化”:聚焦中国人群最关注的肿瘤、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创新运用中国科学家陈竺等首先倡导并在国际医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系统生物医学的方法,在医学大数据科学的支持下深入探索发病机理和规律;面向我国在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领域的重大需求,支持在新型药物、生物医学材料、医学影像学装备、精密医疗仪器等领域的自主研究和开发。最终建立相关疾病预测、预防、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解决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带动自主、高端医疗产业技术发展。    

借助转化医学中心这一平台,有效促进了技术和医学的交叉融合,推动3D生物打印、超声、纳米等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医学上的成功应用。如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院士团队与机动学院王成焘教授合作,在国内率先将3D打印技术引入骨科个体化定制型人工假体的设计制造。2014年4月,3D打印的金属半骨盆假体被成功植入一名骨盆软骨肉瘤切除后的病人体内,标志着这一技术在临床取得了新突破。    

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转化医学的这一理念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诊疗方面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在APL的治疗过程中,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造成了损害。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团队率先从基因层面破解了APL的致病机理,进而研究靶向治疗方法,创建了反式维甲酸(ATRA)和砷剂两药协同靶向治疗APL的方案,免除了传统化疗对正常细胞造成的“一损俱损”的副作用,使APL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被称为“上海方案”。    

中国转化医学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未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将以转化理念为引领,精准治疗为目标,创新运用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为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解放日报》 2016.04.07 第4版 专题    

原文: 创新型大学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