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创新力度,让更多民企大胆“走出去”

28.01.2016  10:46
  作为一位企业家,金亮委员代表市工商联发言时先说了一件让自己振奋的事情:“2016年上班第一天的上午,韩正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8位本市民营企业家代表,听取他们对科创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这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又一生动体现。
  
  金亮说,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积淀,民营企业具备了对外投资的生产能力、资金保障和技术准备。同时,面临经济“新常态”和全球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大格局,民营企业积极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增大,这也是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大好机遇。2015年,上海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项目1117个,投资总额250.78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83.48%和62.86%。
  
  然而,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遇到一些困难。“金融国际化水平尚需提高,现有银行体系的境外分支机构布局不尽合理;民营企业‘内保外贷’,海外投资项目及资金引进回国难度较大;信息共享程度有待提高,53.5%的企业反映,在创新过程中迫切需要国内外技术的信息平台;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本土律师、会计、咨询等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境外服务能力偏弱。
  
  金亮建议:“在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引导风险资本、产业资本等参与民企‘走出去’海外投融资,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财政投入、企业投入、金融信贷、风险投资并行的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在自贸试验区内开通中国企业海外项目‘引回来’发展的绿色通道。在信息服务方面,加快推动沪港澳台两岸四地商会联动平台建设;以政府支持、市场和社会为主,建立信息服务平台;联合政府、企业与社会中介力量,委托国外商会和行业组织,建立全球信息比较体系和情报系统。在服务全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贸区各类中介机构集聚的特点,鼓励民间机构和组织如行业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力量;并在自贸区内建立全球化并购中心,推进全球化创新资源并购,依托上海在金融、人才、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