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兴农“土壤肥沃” 生态立农“靶向精准”

28.07.2016  16:39

 

  4月18日,201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共授奖313项(人)。其中,共有12项涉及农业领域的项目获奖,《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和种质鉴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水稻遗传材料的创制保存和研究利用》分别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年来,上海市农业科技坚持“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定位,以超过66%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上海都市现代农业提供着技术支撑和保障。上海农业发展的科技“底色”如何?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两个一等奖项目的主持单位。

  数年积累终结硕果

  “就目前而言,野生的长江鲥鱼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现了,‘出手’太晚了。”《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和种质鉴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主要负责人之一、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根玉说,“然而,目前长江刀鱼实现了全人工繁养,至少‘种’保住了,它不会彻底消失了。

  作为“长江三鲜”之一,河豚鱼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攻克了人工繁育和育种,如今刀鱼也历经十多年的刻苦攻关,迈出了全人工繁育的步伐。张根玉团队着手做长江刀鱼的人工养殖也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们在奉贤养殖基地垒起了水泥池塘,用来放买来的鱼苗。正是这么早的“出手”,为此次获奖的“国内首次实现长江刀鲚的全人工繁育和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

  2007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长江刀鲚繁育科研团队联合嘉定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历经8年的潜心研究,攻克了刀鲚人工繁育子一代的亲本培育、催产、受精、室内水泥池孵化和鲚苗培育等关键技术难关,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长江刀鲚的室内水泥池集约化、规模化全人工繁育。科研团队采用2011年人工繁育并养殖的子一代亲本,经人工催产、室内水泥池集约化苗种培育,培育出大批量的长江刀鲚苗种,4年累计39.6万尾。至此,刀鲚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日趋成熟并实现可控的、稳定的苗种规模化生产。

  人们熟知罗利军是因为他的节水抗旱稻,而这一次的科技进步一等奖,有些不一样。如果说过去的几次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的获奖是“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话,这一次的获奖中,很大一部分是“回归了中心成立的初衷,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信息化管理和研究利用,是基础性研究”,《水稻遗传材料的创制保存和研究利用》主要负责人,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兼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利军说。

  1999年1月,上海市政府提出建设“上海农业生物基因库”;2000年6月,该项目列为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2002年7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揭牌成立。这个中心,正是罗利军被上海市农业部门“三顾茅庐”的诚心打动,带领着11名团队成员集体来到上海组建的。十年多的时间里,罗利军和他的团队在上海这个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小的产稻区之一,取得了节水抗旱稻研究上的全国领先地位;也正是在这十年多的时间里,使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种质库收集、保存的水稻核心种质、突变体等资源达到21.1万份,成为全球保存水稻遗传材料量最大、种类最多的机构。

  作为《水稻遗传材料的创制保存和研究利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项目组建立了包括实物层、数据层和网络层三位一体的水稻遗传资源保存体系,获首个种质资源库位管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该项目的第三方评价《中科院上海科技项目咨询报告》中称,该软件著作权“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科创兴农优势明显

  “‘二十二条’对于科研工作是个重大利好。”张根玉和罗利军不约而同地说。他们口中的“二十二条”指的是上海市于去年5月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及配套方案。

  “上海发展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韩正这样说道,“中央要求我们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我们必须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重构城市发展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上海科技创新具有高水平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集聚、金融高地资源优势明显,战略性产业“土壤肥沃”等禀赋特点,这使得上海的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成立之初就定位为“从事农业生物基因资源研究的公益性科研单位”,给予了当时条件下相对充分的资金保障,罗利军说,“这使得中心创立之初就拥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张根玉也表示,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项目也已经连续多年得到了农委的项目支持,这一周期长达十年以上。“在项目研究的不同阶段,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进行了连续的项目支持,一个子项目结项,另一个子项目启动,尽最大可能地给我们的科研提供了支持。”张根玉说。除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该获奖项目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同推进重大任务科研专项、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财农专项等多个计划的经费支持。

  “从人才的角度,上海农业科研的总体环境不错,能够吸引一些人。”张根玉表示,“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科研人员能不能拿出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来”。据了解,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在绩效工资的核定额度内,专门有一部分用于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等的奖励。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也在“留住人才”上下足了功夫。目前该中心的职工都已解决了上海户口问题,甚至包括好几个科研辅助人员。“他们都在项目中付出了劳动,应该获得应有的待遇。例如种质资源保存,25克水稻种子,上千粒,都是他们一颗一颗挑选出来的。”罗利军介绍,中心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都会具名申报,申报成功之后,就符合了上海市的落户政策要求,“这也是我们申报各类奖项很重要的动因之一,就是为了留住人才”。

  事实上,22条《意见》中,有6条直接与人才政策有关,聚焦人才集聚、使用评价、分配激励三个环节,将人才评价权、使用权真正放还市场,放给创新主体,提升人才流动的开放性、市场化、便捷度。针对高层次科技及创业人才,本市提出可以将居住证转办户口年限由7年缩短为2至5年;针对相当一部分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问题,提出“科研人员可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创业孵化期3至5年内返回原单位的,工龄连续计算,保留原聘专业技术职务”,并取得了实际激励效果。在201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全部获奖项目中,第一完成人中留学归国人员以及外籍人员的比例为18.0%。上海以开放的科研环境带动区域科技发展,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人才。

  在201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学家有160人,占到了总数的52.5%;获奖项目的所有完成人中,这一比例达到了79.7%。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也体现在市农委这一上海市农业主管部门的层面。2013年,上海市农委启动实施上海市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以促进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活力,提升本市科技兴农项目科技、人才储备水平。尽管计划规定“单个项目实施年限一般不超过2年,资助不超过10万元”,但这一面向“本市市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单位,年龄三十五周岁(含)以下、本科学历以上、未主持过省部级(含)以上项目的在岗在编科技人员”的“计划”还是得到了农口系统众多青年科研人员的拥趸。截至去年,一大批涉农创新性、前瞻性研究浮出水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青睐和资助;一大批科学理论研究显现成果,部分项目从课题走向生产性试验,申报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

  成果转化仍待破题

  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技术成功了,但成果转让仍旧不具备条件。张根玉介绍说,《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和种质鉴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每个参与单位研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例如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的重点是种质资源监测,东海水产研究所重点是进行分子研究,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和嘉定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主要是进行刀鱼人工繁育和养殖的探索,项目申报是一个整体,但其中包含了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项目。“通过项目之间的整合,可以成功实现繁育和养殖,但是单个具体项目成果或者技术,都很难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都很难进行市场化的转让。”张根玉说。

  缺少“买家”可能是没有办法实现成果转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张根玉表示,上海目前缺少真正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或者科研水准的水产企业,因此,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仍旧以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技术推广为主要渠道,而养殖用的刀鱼种苗,全部由研究所向企业免费提供。通过这种方式,张根玉团队曾经在光明食品集团旗下企业推广刀鱼养殖面积3000余亩,但最后养殖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养殖成本太高,产量不够稳定”,张根玉表示,“从养殖技术向养殖效益的突破,将是下阶段的科研重点。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罗利军。尽管他的节水抗旱稻已经走出国门,在亚洲的越南、缅甸等国,非洲的尼日利亚、莫桑比克等国种植,在国内安徽、湖北等地区进行了推广种植,但显然距离他“能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推广量提升到1000万亩”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罗利军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为加快节水抗旱稻的推广应用,2011年3月,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2年2月,天谷科技作为科技企业首批挂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天谷科技主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与中心工作对接做研发,二是做市场。”罗利军说。“节省农药50%、节水节肥30%以上,可以直接播种、无须育秧,可以达到高产优质”,节水抗旱稻在实践中的良好表现,使得罗利军谈起自己“1000万亩”目标时显得信心满满。

  2015年,一份题为《关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文件被中国科学院呈送到了国务院,7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这份报告进行了电话批示:“请农办、农业部认真学习‘消化’、借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这份文件的起草人之一,罗利军表示,目前上海农业发展“生态立农”“绿色农业”已日趋“靶向精准”。

  实际上,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体现出了同样的导向。在去年发布的《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库申报指南》中,列出的五大类内容分别是农业种质创新与良种良法集成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中的应用,农业机械化设备设施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技术研究和应用;81项内容中,也不乏新型植物源农药的研制、标准化池塘智能原位自净装备研制及示范应用等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选项。

 记者 张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