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网]“科技创业杯”奖揭晓,交大学子二次创业成功

28.12.2015  11:53

今天,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资助、上海发明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业杯”奖揭晓,133个项目获奖,其中4个项目获“发明创新创业奖”,其他项目获“发明创新奖”。获得发明创新创业奖的上海交大研究生彭冬等人,创办了两家企业,今年的营业额近500万元。彭冬建议大学生尽量凭借所学专业的技术进行创业,“我们缺少资金、人脉和从商经验,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是最大资本”。  

在交大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的彭冬,本科二年级时就走上了创业之路。那时,他经常和五六个小伙伴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久了就想干一点正事。讨论下来,他们决定参加创业大赛,因为那时,各种创业大赛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兴起,而且奖金不菲。靠什么项目创业呢?他们想到了交大土木实验室正在研发的一种新材料——MPC特种磷酸镁水泥,它干得特别快,可以用于工程抢修。于是,几名学生带着这种材料四处参赛,获得了不少奖项。2012年,他们把奖金和自己的钱凑起来,大约15万元,创办了一家企业,专门销售水泥添加剂。运营两个月后,他们就觉得撑不住了。财务、工商、销售……这些企业运营的基本业务,“工科男”团队无一擅长。而且做土木工程需要人脉积累,在校本科生根本打不开市场。  

这段失败的创业经历,没有让彭冬放弃梦想。在今天的获奖感言中,他告诉在座大学生:“我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创业,在注册公司前,应问问自己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是否拥有凝聚力很强的团队,是否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社会资源积累。如果这些都有了,那么在走上创业之路后就不要轻易放弃。你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请享受这个过程。”  

考上研究生后,彭冬开始研究“全波场高密度面波无损检测技术”。这种用于隧道、海堤等土木工程的新型无损检测技术,与目前市场上的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能否把它推向市场?这个怀揣创业梦想的小伙子,再次与伙伴们一起走上了创业之路。在导师车爱兰副教授和校方的提携下,创业团队接下一个又一个检测项目,弥补了大学生缺少业内人脉资源的缺陷。在学校领导的牵线下,公司还获得数百万元投资。  

项目有了,资金到位了,接下来就要靠小伙子们打拼。彭冬说,他们曾在泵站的海水里工作一周;在土坡上检测时,他滑到受伤了,但坚持测完所有数据;从管道里爬出来后饥肠辘辘,但没有饭店愿意让他们进门……如今,赛伯乐、上海创投等几家投资公司在和他们洽谈下一轮投资方案。这个根植于专业技术的学生团队,有望在土木工程检测行业闯出一片天地。  

来源:解放网 2015.12.26  

原文: “科技创业杯”奖揭晓,交大学子二次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