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切削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近日在沪举行

01.12.2015  09:02

  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首届电切削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近日在沪举行。此次比赛设备全部由业内设备生产厂家免费提供,不仅意在支持职业教育,也是赞助厂商迫于自身需求。一家跨国企业负责人坦言,“当前机械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紧缺,有些地方设备卖出去,却没人会操作。

  专家指出,以“智能制造”为目标的产业转型进程中,并非简单以工业机器人代替劳动力。在降低低端劳动者需求的同时,恰恰赋予一线生产者更高的技术技能要求,以及更高的劳动价值,这为当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更多“聪明机器”进入制造业

  2012年汉诺威博览会德国企业的展台上,一条模块化生产线正在生产名片盒。与传统生产线不同的是,制作名片盒的所有信息都被输入到产品零部件本身,这些零部件通过与生产设备进行信息交流,指挥设备把自己加工完成。这种自主生产模式使得每个产品都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完全满足每位用户的“定制”需求。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全然不同的名片盒,竟然出现在一条生产线上。

  近年来,当这些“聪明机器”越来越多进入传统制造业,被机器替代了的技术工人往何处去,在职业教育领域荡起涟漪。

  国家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史仲光并不否认,“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产业能级提升的大方向之一。但他同时指出,制造业原有环节需要的人,虽然可能日趋减少,但产业链条却在生产环节精细分化、周边服务不断延伸的趋势中被拉长。这意味着,作为其智力支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更加紧迫,而这也成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

  以机械冷加工领域为例。当效率更高的数控技术出现时,也曾有“替代论”,认为它将全面代替人力加工。然而事实证明,随着数控设备的普及应用,具备数控技术能力的劳动力群体很快被培养出来,进一步释放生产力。与此同时,高超的人工加工技术,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特殊造型零件的微调、超精密部件加工等过程中,展现出机器无法替代的优势,甚至在我国大飞机制造、盾构设计等领域大放光彩,简单来说,是“更值钱了”。

   职教培养更多技术性人才

  “‘机器换人’带给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仅凭旧技术技能的人力需求减少,剩余的劳动力需要紧跟生产科技发展步伐,成为机器维护员、软件设计者,甚至新机械创造者。”同济大学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负责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汪镭这样认为。

  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校长王立刚看来,换掉了一批人,但也意味着新岗位的产生,岗位要求提升、岗位内涵扩展。随着我国推进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以及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将会增加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操作、调试、维护智能设备的技术性岗位将会相对增加。因此,职业教育应当培养大批与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匹配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新产业、新岗位的需求。他认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培养这样的人才,教学内容中三大部分不可或缺。首先,毋庸置疑是先进技术教学研究。其次,是对未来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这需要从最基本的戴工作帽要求、工具定点规范摆放等开始,这些看似小事的细节,点滴融入大国工匠应有的职业精神。此外,对车、铣、磨等传统基本技能的教学也不能放手,这是学生理解生产工艺、与零件设备培养感情的底蕴。对一线生产者来说,没有这一环,再高精尖的技术可能也只是空中楼阁。

  上海市磨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高级工程师刘德普有这样的担忧,培养一个成熟的高技术人才,并非三五年可成,我国的目标是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要顺利达成,全面对接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尤为紧迫。其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以及与企业的合作机制,都是不可忽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