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一字扣1分 错别字挡道上海高考多年无满分作文

17.06.2016  03:38

原标题: 错一字扣1分 错别字挡道上海高考多年无满分作文

图片说明:街头店招错别字多也容易影响学生。网络图

  每年中高考,语文作文总是牵动全社会的目光,考题一出,所谓“满分作文”的样本也经常在网络上获得很高点击率。然而,记者从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获悉,历年来,本市语文高考作文并无“满分作文”,个中原因,不是学生作文水平欠佳,而是总有错别字“挡道”。

  记者从一线语文教师处了解到,错别字现象在如今的学生中情况确实很普遍。本周末,2016年中考就要举行,老师提醒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落笔谨慎,好好写字。

   未必是电脑惹祸

  “每年,上海高考总会涌现不少佳作,有时候我们想给满分,但是,仔细核查后,总能查出有错别字,很可惜。”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一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遗憾地表示,高考作文规定,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因错别字扣分最高扣满3分,许多佳作就这样和满分擦肩而过。

  这名负责人认为,有人将此归咎于电脑使用多了,导致提笔忘字。但是,情况未必如此。作为中学生,日常各种练习和考试中,均以笔头练习为主,写字机会并不少。“或许还是和基本功不扎实有关。”这名负责人分析。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一线教师的证实。位育初级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长陈利利从教18年,她坦言,用每一届学生作比较,日常的书写过程中,学生的写字错误率在上升,尤其是在古诗文默写、作文等板块。

  陈利利认为,学生的错别字大致可以归结为形近字混淆(如“”和“”、“”和“”)、同音字混淆(如“”和“”、“戴和带”)、多笔少划(如“”和“”、“”和“”)、书写不规范(如“”和“”、“”和“”)、部首混淆(如“值和植”、“”和“”)等5种情况。

  “从小,在孩子开始学习写字时,不能囫囵吞枣,一味讲究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对字形的讲解,忽略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典故。”陈老师分析。例如,很多学生会将“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写成“汉青”,她告诉学生,之所以叫,“汗青”,是因为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必须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方能书写,就像出汗一样。讲解之后,学生的错误率大大降低。陈老师认为,学生错别字频率升高,或许也和文字使用环境有关。如今,有不少广告词热衷修改成语,例如“鸡(机)不可失”等,若无老师和家长及时引导,学生也可能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此外,在网络聊天过程中,大家使用文字也较为随意,时间一长,学生对写字准确性也就缺乏了主动关注。

   上考场写对比写美更重要

  和高考一样,中考语文也采用网上阅卷。陈老师结合多年阅卷经验提醒,走上考场,除了凝神静气,镇定情绪外,书写时,切记注意规范性。做到不连笔,也不将字写的挤在一起,该“”就“”该“”就“”。考场上,写正确、写清楚,比写得美更为重要。

  最后复习冲刺阶段,考生可以针对自己的错误,采用“自我定义法”,对一些容易错的词加深理解。例如,“匹马戍梁州”的“”应该是没有三点水的,因为古代驻军之地大多为苦寒缺水之地;而“身老沧州”,这个“”是有三点水的,古人隐居之所,多为山间秀美多水之地。这样记诵,利于减少错别字。

  陈老师也建议,从低年级开始,老师和家长可以有意识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纠错、争当错别字“啄木鸟”等活动,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

   中考总结容易错的字举例: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字中间一横要出头;

  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字左侧为一点;

  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字为广字头;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字不是门,“”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