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少勤:上海未来15分钟步行社区生活圈宜居宜业宜游

01.03.2016  14:07

  “观察一座城市,首先要观察这座城市的规划。希望所有关心上海的人,通过‘上海观察’这个平台,了解上海、喜欢上海。相信‘上海观察’能够成为上海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今天,解放日报新媒体产品“上海观察”内容改版上线,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表示,作为后工业文明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互联网+为标志的生态文明时代,将会营造一种新的“生态”,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市运行方式和政府管理方式都会随之发生改变。实行全媒体融合,是党报拥抱互联网的积极之举。同样,上海的城市规划,也将顺势而为。

  目前上海正在制定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的详细规划方案,预计今年三季度听取市民意见,第四季度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新一轮的上海城市规划,将会更适应新的全球城市生态格局,对城市经济、社会、文明发展有更好的洞察力。

   为何要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决定了“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庄少勤说,“十三五”期间,上海的城市规划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这与互联网精神所倡导的“开放、平等、协作、智慧、共享”是相关联的。

  在时隔37年后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规律、五大统筹”的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即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总的来讲,“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方向和总原则,是“指挥棒”和“红绿灯”。“一个规律、五大统筹”是对城市发展的总要求,两者在内涵上是有机统一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上海“十三五”期间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工作,关键就是要把“五大发展理念”和“一个规律、五大统筹”结合好,在更高起点上创新发展。

  “我在与纽约等世界级城市的规划局长交流的时候,发现在城市发展与治理方面,我们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与挑战,同时,在城市规划理念、方法方面也有很多共识。”庄少勤说,联接、紧凑、融合、绿色、弹性等已成为世界大城市规划发展的共识。

图片来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

  也就是说,未来城市之间,首先要强化联接,城市之间必须是开放、协调的关系,城市群的网络化发展是一种趋势;其次,城市开发中的各种功能是相互融合的、空间是紧凑的。如果说,工业化时代,人们把城市当做一个机器,工业区、居住区各个“零件”分开摆放,那么“互联网+”生态时代,要把城市当作一个人性化的有机体,工作、居住、生活等城市功能间是相互融合的,且更符合低碳、绿色生态发展要求。城市也更有弹性。

  因此,在网络化的生态文明时代,社区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成为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基本单元。未来社区是工作、生活、休闲各种功能形成融合形成的复合性单元,满足城市基本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需求,是城市内涵式创新发展的“生态”基础。社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减少城市的运营成本,增强社区交流与能耗。这是符合21世纪城市发展“人性化、绿色、低碳、产城融合”方向的。

  庄少勤透露,新一轮上海总体规划纲要中,很重要的一个章节是《营造多元融合的城乡社区》。上海正逐步构建步行 15 分钟步行可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社区生活圈网络,平均规模约 3-5 平方公里,服务常住人口约 5-10 万人,配备生活所需的文教、医疗、体育、商业等基本服务功能、就业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生活圈内设置社区中心,作为生活圈内的综合服务和公共活动中心。以 500 米步行范围为基准,配置满足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基本需求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构建无障碍、人性化的步行系统,串联居住区、公交站点、服务网店以及就业网点,形成安全、舒适的慢行环境。乡村社区结合镇村布局,配置符合郊区生活生产特点的各类服务设施和社区中心,构建社区生活圈网络。

图片来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

   社区生活圈“宜居、宜业、宜游

  据庄少勤介绍,启动编制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时,上海便已明确提出打造镇社区生活圈的理念。

  在2014年10月31日举行的世界城市日论坛上,上海明确未来社区功能将复合化,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15分钟日常生活圈,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许。

  在2015年上半年出台的《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中,进一步明确城市更新单元要以社区为基础,并强调首先对社区功能要素进行评估。一个社区的要素围绕9个方面:居住、开放空间、社区服务设施、风貌保护、就业、慢行系统、社区安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这些问题评估完了以后,落实在城市更新中,缺什么就补什么。因此城市更新也是城市治理和社区再造过程。

  庄少勤表示,未来的城市社区就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载体,尤其在开放、共享的发展环境和“全球城市”建设中,社区生活圈的营造和治理要体现更好的韧性,体现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体现在城市规划上,就要控制好街区的尺度,提高路网的密度和步行舒适度,更多的开放空间和社区服务设施,并倡导适度的混合居住。上海的城市详细规划技术标准对这方面已有所引导,下一步将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化完善。

   推进 TOD 社区开发模式

  “未来城市群之间的联接,需要通过轨道交通来强化。”庄少勤说,上海将按照“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要求,强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城乡统筹,更好地实现市域范围内产城融合、城乡协调发展。

  着力完善由区域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中运量公交等多种模式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复合廊道对城镇体系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强化公共交通枢纽对城镇、重要地区的集聚带动效应。突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依托的土地复合利用,推进 TOD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社区开发模式,在公交枢纽及轨交站点周边设置社区服务和公共活动中心,在15分钟步行内统筹服务设施,推进城市功能整合和布局优化,促进职住平衡,降低市民通勤出行时间,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图片来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

  “多元融合的城乡社区,也意味着今后上海的土地利用方式将发生改变。”庄少勤表示,要更加注重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复合利用的要求。

  上海将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坚守人口、土地、环境、安全四条底线,在推进轨道交通站点的综合开发利用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工业用地混合使用和农业用地生态复合利用,保障未来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等城市持续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