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驾驶"导致交通事故:时速40公里2秒盲驶20米

03.12.2015  10:39

  原标题: “分心驾驶”导致近一半交通事故

  12月3日消息:昨天是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目前80%以上的道路事故是因为交通违法引起。其中,闯红灯、酒驾及“路怒”、“分心驾驶”等是几大原因。当天,被誉为上海高度的姚明和上海速度的刘翔一起亮相,担任“道路交通安全大使”的职责。

   老司机太自信易出事故

  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76亿辆、其中汽车1.6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22亿、其中汽车驾驶人2.75亿,近5年来每年平均新增机动车1600多万辆,新增驾驶人2000多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4年内全国查获酒后驾驶违法行为150万起,发生涉及酒驾道路交通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较“醉驾入刑”前同比分别下降25%和39.3%。

  不可否认,交通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且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据统计,造成严重事故后果的危险驾驶行为中,驾驶年龄在6-10年、10-15年和1年以下的驾驶人群体中相对高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前两个群体对自身驾驶技术过于自信,而驾龄不足1年的驾驶人主要是安全驾驶、守法驾驶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

   打手机发微信导致分心

  记者了解到,目前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10-29岁人群的第一大死亡原因,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分心驾驶也成为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

  分心驾驶目前主要表现在日常驾车过程中发生的接打电话、玩手机发微信、低头捡东西等行为。据统计,去年全国发生简易交通事故656.3万起,其中由于分心驾驶导致的占47.22%。一般以上交通事故中,因分心驾驶导致的共有74746起,占事故总数的37.98%,造成21570人死亡,7698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58亿元。

  根据实验计算,当司机以时速40公里行驶时,从低头到抬头需要2秒,车辆盲驶距离超过20米。要是在高速公路上浏览手机信息,安全隐患将成倍增加。完全浏览一条信息大约需要10秒,这10秒钟会让驾驶者在接下来的120米甚至更长一段距离中极度危险。调查显示,68%的司机有过开车打电话的行为。

   男性更容易“路怒

  除了“分心驾驶”之外,“路怒”行为也很危险。

  所谓“路怒”,其实就是带着愤怒的情绪驾驶。“路怒”表现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

  其实,“路怒”是一种心疾,危害他人与自身安全。2015年以来,全国共查获相关违法行为近1733万起,同比上升2.8%。目前男女驾驶员的比例为76∶24,“路怒”症中涉及的男司机约占97%、女司机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