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冰箱"将尝试扫码领取食物 遏制"一人多拿"

04.01.2017  10:38

  

  去年9月底,西康路一饭店引入上海第一台“分享冰箱”,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一跃成为新一代“网红”。之后,其加入了绿洲公益“分享冰箱”项目,从1台推广为4台。

  记者从绿洲公益了解到,2017年他们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分享冰箱”。针对先期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将“见招拆招”。

  浦东将增10台“分享冰箱

  据了解,上述西康路饭店的店长谭先生是绿洲公益的志愿者,很认同国外“分享冰箱”的理念,于是就在自家连锁饭店门口放置了一台冰箱分享食物。之后,为了让更多人受益,该饭店加入了绿洲公益“分享冰箱”项目。此后,在短短几个月内,绿洲公益又与该饭店其他三家分店合作推出三台“分享冰箱”。

  绿洲公益发展中心总干事张秋霞说:“今年,我们会在上海市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推广‘分享冰箱’项目,目前已经确定将在浦东新区投放10台‘分享冰箱’,同初期的4台‘分享冰箱’一样,这10台冰箱会被放置在老旧社区、民工子弟学校以及‘城中村’等地点,和附近的商家进行合作,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食物。

  张秋霞表示,绿洲公益本身没有实体门店,所有爱心冰箱的运营还需要商家支持。之后绿洲公益会同更多的商家、企业进行合作,让‘分享冰箱’发挥最大作用,为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免费食物。除了浦东新区外,接下来一年里,“分享冰箱”也会在其他区进行推广。至于具体的投放数量和地点,还需进一步商讨才能确定。

  用高科技遏制“一人多拿

  “分享冰箱”在获得好评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运营过程中,“一人多拿”的现象层出不穷,一直困扰着公益项目的工作人员。

  西康路饭店的谭店长表示,上午一般有志愿者发放食物,食物领取秩序良好,一人一份,但下午没有志愿者发放食物时,不少人就会拿着塑料袋过来装食物,往往投放食物5分钟左右,冰箱就会被一扫而空。

  记者在西康路“分享冰箱”设立点看到,下午4:30左右,饭店工作人员会将一些食物放入冰箱内。有人直接拿着大袋子过来装食物,看到有人拍照后随即转身离开,看到无人拍照时,又跑过来装食物。谭先生表示,“一人多拿”的现象一直存在,目前正在想办法利用科技智能手段限领食物。

  张秋霞说:“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和相关的‘分享冰箱’制造厂商联系好,2017年推出的‘分享冰箱’将全部做成‘贩售式’,目前相关智能技术已经成熟。领取食物者将可通过扫码等科技手段领取食物,一人一份,下一次分发食物时可以继续领取。

  [新闻链接]

  “分享冰箱”内食物能放心吃吗?

  项目推广方:食物来源、分发等均严格管控

  无论是绿洲公益推出的“分享冰箱”,还是喜士多放在门店的“爱心冰箱”,大多分发的都是临期食品,来领取食物的也大多是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那么,临期食品是否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呢?

  临期食品,顾名思义,指的是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但仍在保质期内。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些大型超市都设有专门的“临期食品售卖区”,消费者可通过较低的价格购买即将过期的食品。

  关于食品的保质期问题,晨报去年6月刊登的一篇题为《入夏了,你家里那些过期的东西还能吃么?食品含蛋白质越高,越应严守保质期》的文章,专门解释了相关问题。原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原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现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合会会长顾振华在文中介绍说,每一种食物的保质期由它们的生产企业来决定,生产厂家根据食品的营养成分、加工工艺、贮存条件等特性经实验检测后制定保质期,依法注明在包装上,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即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等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保质期由贮存条件和期限两个元素构成,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

  因此,只要食品在保质期内,且按照相关贮存条件合理储藏,其风味、口感、安全性等各方面都是有保证的,一旦超过保质期则不宜实用。此外,顾振华表示,食品保质期都是针对未拆封情况制定,一旦拆封应尽快食用。

  张秋霞表示,目前绿洲公益“分享冰箱”项目既接受离最后保质期限时间较长的食品,也接受企业、商家等捐赠的临期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领取食物的人一看便知。但是否符合相关的贮存条件,则需捐赠者和管理方进行严格管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问题,绿洲公益建立了捐赠方筛选制度,严格控制食物来源,食物回收、分发等都通过相关的管理手册来管控。同时,实行信息登记制度,以便发生危机时启动追责机制。此外,对参与的各方,包括食物提供者、运营志愿者、食物受益人,在捐赠、接受、分发三个环节进行食物安全培训,还建立了线上食物安全顾问导师团。

  据了解,目前绿洲公益分享冰箱项目基本上实行零库存运营余量食物。在接受食物捐赠前,管理人员会事先做好需求调研,一旦确定回收,一般会从厂家仓库直接发货到授权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