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冰箱"不缺钱但缺人 试点三周领取者渐理性

25.10.2016  18:06

  据《劳动报》报道,一台小小的冰箱,由于主打“分享”概念,传递着“善待余量食物”的环保理念,近期成为了“网红”。记者从推出方“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了解到,最新一台“分享冰箱”已在鞍山路落户,“分享冰箱”只是该组织推出的公益项目“绿洲食物银行”的一部分,该项目已获得财政的支持,存在持续发展的资金基础。不过,项目却面临着不小的人手压力。

   试点三周领取者渐理性

  自10月9日,上海普陀区长寿社区推出“分享冰箱”以来,有消息称,食物供不应求,更有领取者携家带口前来争抢的情况。记者数次实地探访了解,并未看到此类现象。

  “供不应求是有的,但没有哄抢,大家都蛮客气的。”社区志愿者王阿姨告诉记者,冰箱里每天就准备25-30人份的食品,试点头几天,来领取的、参观的人确实很多,但几周下来,人数基本比较平均,而且大家很懂规矩,只拿一份。

  记者注意到,截至当日上午11点,前来社区领取食物的人数为13人,王阿姨都会一一记录下他们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领取时间与领取食品。“喏,这个人不是我们社区的,这个月已经来拿好几次了,我今天就和他说,希望他考虑一下别的居民。”王阿姨称,对个别不文明的领取者,他们主要还是以劝导为主,今后可能会向社区反映。

  “这个点是我们主动和绿洲联系设立的,比长寿社区还早一些。”在西康路长寿路口的分享冰箱点,兜约饭店店长谭俊向记者表示,平时放置在冰箱内食物主要来自店内的余量。恰逢中午12点,一名店员将十余份蛋炒饭放进冰箱。“这是员工的伙食,没吃过的几份,也会放进去,分享给有需要的人。”谭俊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并没有严格的登记制度,一人多领的情况也属极个别。

  就近配送,资金有支持

  “我们主要致力于创建节约型社区,打造中国的食物银行网络。”“分享冰箱”项目总监张秋霞告诉记者,其幕后团队为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该机构系在上海民政局注册设立的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其原先的核心业务为自然教育,2014年开始着手“抢救”被大量浪费的余量食物,今年,该机构累积回收食物180吨,受惠人数达4000余户。

  值得注意的是,已成为“网红”的“分享冰箱”并非该机构环保项目的全部。“说实话,我们也没有想到大家对冰箱那么关注,实际上它只是我们整个食物银行的一部分。”张秋霞介绍,“食物银行”主要是从农场、食品制造商与零售商处募集即将被浪费的食物与物资,以免费方式捐赠给弱势人群,目前在上海除了3处“分享冰箱”外,还有50余个授权物资分发点。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三个地点同时推广“分享冰箱”,资金是否充裕?成本又能否长期支撑?“如果仅仅是目前这几台冰箱的话,应该没有太大问题。”项目经理吴玮介绍,“分享冰箱”的成本主要分为前端采购、物资配送、管理人员等几大环节。在实践中,物资的配送基本控制在1.5公里的范围内,场地及管理人员则由餐馆、社区自行安排组织。“由于饭店会自行将余量食物放进冰箱,我们的采购压力会更小一些。即使考虑电费等因素,其实也没有多少。”吴玮表示。

  至于前端的采购经费,张秋霞向记者透露,“食物银行”项目已连续多年获得财政支持,再加上上海市民政部门、阿里巴巴及各个基金会的赞助,采购经费也比较充裕。相比政府主导的慈善超市,张秋霞认为,“食物银行”的生命力可能更强。“我们募集的是余量食物,是即将被浪费的食物,而慈善超市是全新的采购,光这一端的成本与风险就小很多。”张秋霞表示。

  推广或面临人手不足

  “分享冰箱”或“食物银行”在推广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在吴玮看来,推广后,物资需求量很可能吃紧、试点地点分散后,物流配送,特别是冷链运输能否准时,还有早晚的物资对接等,都将面临考验。

  然而,这些考验均源自项目本身,项目之外的压力可能更大,这一层压力,便是团队紧缺的人手。“国外较为成熟的公益组织,人数至少有15人,而我们最多才7-9人。”张秋霞向记者介绍,由于公益组织的特殊性质,很少有人能坚持拿着不高的薪水,干着繁重的工作,有些人待了不到两个星期就跑了。“食物银行总行需要派人留守,办公室需要人……”张秋霞几乎是掰着手指头,向记者介绍组织构成,她表示,7人已是最低极限,人再少就吃不消了。

  “首先要认可这份工作,要热心,觉得做公益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样才能坚持下来。”85后吴玮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