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出梅污染就来了 臭氧惹祸今夏污染天数或过半

14.07.2015  23:34

申城昨日总算是正式出梅了。可是空气污染,却连一天的准备时间都没打算留给我们。昨天的空气质量一下子就变成了中度污染,而今天也持续了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这让许多盼出梅盼了很久的市民大为扫兴。

徐汇滨江,身后数公里远的高楼大厦都显得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午后随着阳光照射,能见度有所好转。下午一点的臭氧浓度分布图,青浦、嘉定等区的小伙伴注意了! 每立方米超过300微克了啊!

入伏后空气污染将频现

其实,反倒是在阴雨连绵的梅雨季,由于雨水的持续冲刷,上海一直都保持着好空气。从6月14日至7月13日的空气质量日报显示,之前梅雨季期间申城的空气质量都为优良,直到昨天,一下子就变成了中度污染。难道好天气跟好空气真的就不能兼得吗?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表示,这两天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申城湿度大,风力较小,风向为南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同时,由于夏天日照强烈,紫外线照射增强,这两天首要污染物已经开始从PM2.5开始转变为臭氧。环境专家预测,在接下去的酷暑天里, 臭氧将持续升高,估计将会有近一半以上为污染天 。并且,由于臭氧并不影响能见度,因此,市民们通过肉眼将很难判别空气质量的好坏。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首席预报员 林陈渊

经常性夏天的话 七 八 九月份

臭氧的污染会达到轻度污染

甚至有时候还是中度污染

此臭氧非彼臭氧

也许很多人对臭氧污染还不甚了解,这里所说的臭氧确实跟我们所熟悉的臭氧层中的O₃是同一种物质。您可知,臭氧也是分好坏的好伐?高空中的臭氧,可防止紫外线辐射,是好滴。但专家说的是 地面的臭氧,是坏滴! 它是由臭氧的前体物,包括VOC(挥发性有机物)、汽车排放的二氧化氮等在内的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经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

臭氧的危害

■  会造成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

■  刺激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

■  致皮肤起皱、出现黑斑。

地面上的臭氧污染是如何产生的?臭氧其实是一种二次污染物,主要通过VOC(挥发性有机物)、汽车排放的二氧化氮等前体物,通过太阳紫外线辐射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产生的。在日照强烈的7、8、9月份,臭氧的污染会很轻易地达到轻度污染,甚至是中度污染。臭氧污染如何防护?臭氧和PM2.5不同,PM2.5由于是固体颗粒物,佩戴口罩就可以有效地进行防护。臭氧则是一种气体,无法通过过滤的方式进行防护。同时,臭氧比重较空气更大,儿童往往最容易成为臭氧污染的受害者。不过,由于臭氧是依靠紫外线照射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所以通常在下午出现峰值,等到傍晚以后就会大幅度地减弱。因此,环境专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下午日照最强烈的时候减少外出, 最好的保护办法就是待在室内。

(记者 韩琼 汤铭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