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几个动作帮你赶走眼前"恼人"飞蚊

12.08.2015  16:25

  蚊子是动物界排行第一的吸血杀手。被蚊子叮咬,除了会出现少许刺痛,还可导致局部炎症和过敏反应。同时,蚊子也是致病细菌病毒的携带者。在某些传染病疫区,蚊子甚至还会携带和传播一些致命的传染性疾病,造成死亡。为此,防虫驱蚊成为了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上海眼病专家董珺医师表示,正值盛夏,蚊虫无处不在。人们常常通过各种灭蚊措施加以控制蚊虫滋生,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眼睛内的飞蚊却是束手无策。当眼内飞蚊越来越多,遮挡了部分视线,究竟该如何是好?董医师说,即便是眼睛里面的飞蚊,眼科学一样有着驱“”的妙招。

  生理性飞蚊眨眼可让它“”走

  有些人曾有这样的经历:眼前有黑影飘动,时多时少,像飞来飞去的小虫子,又像头发丝在眼前晃动,挥之不去,十分恼人。而且小黑点还会随着眼珠的转动而转动,尤其在看一些亮色的背景时,更容易发现它的存在。董医生解释说,医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飞蚊症”,也可将其称为玻璃体混浊。这是因为眼球内的玻璃体有不同程度的混浊。

  那么,哪些人群更易患上飞蚊症呢?董医师回答说,除了玻璃体自身“衰老”外,邻近组织的病变也可导致玻璃体混浊。例如葡萄膜、视网膜炎症、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的出血、渗出以及眼外伤等。因而,高度近视、老年人以及眼内发炎或有视网膜血管病变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董医师指出,一旦发现飞蚊,也不必恐慌。飞蚊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飞蚊症虽然可能对视力产生干扰,但并不影响视力。当它在你眼前飞舞的时候,只需转动一下眼睛或眨一下眼睛就可以让它“”走,医生检查眼底也并没有器质性的改变;但病理性的飞蚊症则会对视力产生影响,无论怎样转动眼睛、眨眼睛都不会改变视功能的水平,或者可能伴随闪光的感觉,经过检查可以发现有病理性的改变。

   病理性飞蚊症

  是诸多眼病的伴随症状

  据介绍,玻璃体是如蛋清样的透明胶体,充满于眼球内4/5的体积,通常是无色透明的,含有99%的水分和少量蛋白质等,光线可以不受阻挡地通过。当玻璃体发生混浊时,眼前就会出现黑影飞舞。

  董医师认为,病理性飞蚊症的发生与眼底病密不可分,是很多眼病的伴随症状。与病理性飞蚊症相关的疾病有100多种。比较常见的有:葡萄膜炎和视网膜脱离。据了解,葡萄膜炎是眼科急症,发病急,变化快,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而飞蚊症正是葡萄膜炎比较常见的伴随症状。董医师说,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人群,如高度近视、老年人等可能突然感觉眼前有闪光,闪着闪着突然出现沙尘暴一般的飞蚊,密密麻麻,并且随着眼球而运动,或某一方向视野缺失。此时一定要前往医院检查,并接受散瞳后视网膜周边的检查。

  若感觉“飞蚊”现象短期内明显增多,并伴有眼前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是飞蚊症突然发生;黑影较多、飞舞的方向不定;视力变差,就很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病变。最好尽快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便对严重的眼底疾病做及时确诊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现代医学理念VS传统治疗理念

  董医师介绍说,针对飞蚊症,传统的激光玻璃体消融治疗理念在于有效清除大的玻璃体浮物,据调查,术后半数患者仍存在黑影飘动的现象,且症状仅轻度改善。董医师认为,这是因为传统治疗理念未考虑到玻璃体浮物细小结构蒸发问题,对周围眼组织造成了损害。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倡导“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的人文理念,旨在用伤害更小的方式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医学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飞蚊症患者的治疗可以在越来越小的切口下完成,伤口不需要缝合、恢复快,减小了术后眼部异物感,及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眼部并发症的风险,由于精确度高,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残留黑影的现象。

  在过去,出现“飞蚊症”往往是在40岁后,可现在随着人们压力的增大,飞蚊症患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很多白领和学生,因为长期使用电脑,造成视疲劳或是近视度数逐年升高,也加入了“飞蚊症”患者的大军。因此,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眼睛,才是远离疾病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