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莫盲目选择“剖宫产”

19.01.2016  11:40

  月经异常是广大女性朋友十分关心的普遍问题。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后出现月经失调的例子逐渐增多。

  张大姐,47岁,平时身体不错,可是每次月经一来十多天,量不多,但影响夫妻生活,夏天想去海边度个假还不敢下水。以前做姑娘的时候她每月例假都正常,剖宫产后持续七八年,经期一直十多天,因此避孕环也没法装,反复去社区医院做B超等相关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先后用抗生素、止血药症状也没有明显改善。最近一年,又雪上加霜地出现了新状况,两次月经间白带带血,持续3到10天不等,到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查专家B超提示子宫憩室。张大姐接受医生的建议,做宫腔镜检查,术中发现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宫腔形态都正常,宫腔内没有息肉、肌瘤、异物等,但在宫颈管处看见2*1.5*1cm的憩室。医生说她得的不是癌症,是以前剖宫产的后遗症,需要手术。张大姐马上到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查磁共振提示子宫前壁肌层薄弱,有憩室形成。接受了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加子宫憩室切开修补术后,张大姐现在恢复良好,月经、白带都正常。

   何为“子宫切口憩室

  如今像张大姐这样有剖宫产史、有类似症状和就诊经历的女性不少,“子宫憩室”的诊断不再鲜见。憩室,是指腔隙样脏器黏膜向壁层外突起的局限性扩张或囊样突出,常见于食管、空肠、膀胱等。子宫憩室,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后天性子宫憩室最常见的就是子宫切口憩室,全称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是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由于愈合缺陷而出现在切口处、与宫腔相通的一个或数个凹陷,经血积聚在凹陷内,导致经期延长、经血淋漓不净、经间期阴道流血,经期下腹酸胀不适等症状。由于许多患者及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对该病认识不足,张大姐这样被长期当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而久治不愈的例子不少。随着剖宫产率近年不断上升,该病发生率上升。而许多正在备孕的女性或者面临分娩方式选择的孕妇听信某些营销号、网络信息,道听途说身边人们一面之辞,认为剖宫产比自然分娩更安全、人道,仍然在趋之若鹜地选择无产科指征的剖宫产。

   现无有效治疗方法

  在过去,由于助产接产等医疗水平的相对落后及多产多育、产后立即重体力劳动等因素,阴道分娩部分不良妊娠结局、中转剖宫产、多次阴道分娩后出现子宫脱垂、阴道脱垂,使许多人产生了剖宫产更优的误解。但是,剖宫产疤痕附近有逐渐长大、经期时疼痛明显的包块,再次手术发现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再次怀孕发现孕囊在子宫疤痕上,极易发生大出血、人流手术易子宫穿孔的;还有我们前面介绍的像张大姐的例子,都是剖宫产独有的远期并发症,这些远比盆腔脏器脱垂的病情要凶险,也更难治疗。就拿子宫切口憩室来说吧,目前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宫腔镜、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仍在随访期,而药物等保守治疗效果差,目前是重在预防。

   关注原因积极防治

  后天性子宫憩室的主要形成原因有:一、剖宫产伤口感染、对合不良、缺血;二、子宫内膜切口异位、出血压力增加向宫腔内破裂;三、宫腔内容物排出受阻、宫内压增加,切口愈合不良处向外膨出形成憩室。从形成原因看,不盲目选择不必要的剖宫产是最根本的防治手段。其次减少人工流产、宫腔操作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能减少子宫穿孔、子宫内膜异位的风险。再次,注意个人卫生,孕晚期和经期不进行性生活、盆浴、水中活动等,对子宫切口憩室也有预防作用。当然,这些剖宫产后遗症的发生也敦促医疗工作者不断改善缝合、切口保护等技术。对于已经出现同张大姐类似症状的女性朋友,如果有剖宫产史的,一定要高度警惕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生,早诊断,早治疗,在诊疗过程中少走弯路。(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黄志华为主治医师,屠蕊沁为主任医师)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