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冯奇教授解读“文化身份与典籍外译”

13.06.2016  04:21

近日,外国语学院冯奇教授应邀做客“外国语学院重建巴别塔”系列讲坛,作题为“文化身份与典籍外译——基于《庄子》英译的思考”的学术报告。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志勇和副院长苗福光在内的多位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讲座由邓志勇教授主持。

冯奇教授首先谈到这次讲座的选题源于自己讲授“中国典籍外译”课程的感悟,并分别提出了该话题的翻译理论背景和语言理论背景:即在翻译的“对应论”和“顺应论”之间,以及语言学的“sense”和“reference”之间寻求对立统一。冯教授指出,“对应”是在源语和译语之间划等号,而“顺应”是在二者之间划不等号,要想达到更高层次的对等,此时需要用“趋近”理论平衡。另外,他提出了文化身份与典籍外译的现实背景: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故事本身得是真实的,其次讲述的方式需要通顺和易于接受,典籍翻译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原则,这样才能将中国文化正确地向世界传播。冯教授还指出,文化身份的获得途径是通过译者在源语与译语之间寻求平衡。接着,冯教授引入正题,对《庄子》以及《庄子》的英译做了简要介绍。随后,冯教授提到了《庄子》中诸多文化概念的翻译,例如“”、“”、“阴阳”、“齐物论”、“彭祖”和“鲲鹏”等的英译,通过翔实的例子和生动的解读对在座的师生讲述了这些难以翻译的文化概念该如何进行恰当翻译。之后,冯教授解读了“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样的特色句子的翻译方法。最后,在结语中,冯奇教授指出忠实于原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铁定原则,但是保留和传递民族身份很难全方位实现,此时用“趋近”原则最好不过,该观点得到了现场师生的一致认可。

冯奇教授的讲座内容详实,例证丰富,意义深刻,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该讲座不仅是关于典籍翻译原则的讲座,也是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讲座,在翻译、语言学,以及文化传播层面都有着积极内涵,对在座师生都深具启发意义。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