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牵动着医生们的心

18.02.2016  21:16

          大年初十,在上海务工的小钟告别东方医院心外科的医护们,高高兴兴的出院了。从家乡重庆赶来照顾他的妻儿和几位同乡工友们不断为他庆幸:“真是拣回来的一条命啊!”二十多天以前,已经买好春节返乡车票的小钟在工地突发心绞痛,被工友们拔打120救护车送入东方医院。从急诊内科到心内科再到心外科,从手术室到心脏ICU再到普通病房,直至出院回家,小钟的这个年,过得惊险而又幸运。

          1月26日下午,刺耳的救护车啸叫声划破东方医院人头攒动的急诊大厅,40岁的农民工小钟经绿色通道被紧急推入东方医院急诊内科。120医生气喘吁吁介绍:40多分钟的转运过程,患者多次发生窦性心动过速,不断伴有胸闷、冷汗、恶心,血压已降至60/30mmHg,随时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

          急诊抽血、心电、CT等检查即刻开放,根据各类数据,急内医生初判患者罹患急性冠脉综合征,极高的高敏肌钙蛋白指标预示着他可能正在发生心肌梗死……检查同时,急诊科同步启动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心内科医生到位!心超科医生到位!心外科医生到位!时间就是心肌、就是生命、就是生存的希望……

          患者经手术梯直入心内科导管室。开通深静脉!施以多巴胺、阿拉明升压!十几分钟后,患者血压基本稳定在90/60mmHg,意识逐渐恢复,意味着其身体条件允许接受进一步检查。

          冠脉造影结果与心超检测结果相互契合,心内科与心超科主任现场会诊,更加印证了各自的判断:就在患者心脏主动脉右冠窦部,存在一直径约15cm的血管瘤体,如同一个鼓起的气球,把窦动脉壁撑得极薄极脆,随时可能发生破裂。巨大的瘤子压迫右心房与右心室,渗出的血液已经开始流入心包。如果此时再出现任何血压或心率波动,极易引发升主动脉夹层破裂。主动脉是离心脏最近、也是全身最粗大的动脉,血流的压力最大,主动脉夹层一旦破裂,患者几乎没有抢救的余地,它的死亡率远在窦动脉瘤甚至心梗之上。就在病情明朗之际,心脏监护器突然报警:患者血压骤然下降,又一次陷入昏迷休克状态。心内科主任与心外科主任商定:心内抢救继续,心外手术马上进行!

          26日晚上19点半,患者被推入心外科手术室。刚刚自上海人大会场散会的人大代表、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路上边接电话边飞速思考,手术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主动脉窦瘤合并夹层破裂,一台危急凶险的心外手术,到底哪种方案更优化、更保险、更有成功的可能性?!作为具有30多年临床经验、主刀各类手术近万例的心外科医生,刘中民的脑海中象过电影一样不断筛选各种可能进行的手术方案。

          迅速查看病情及所有报告结果,刘院长与心内、心外科医生们一起,设计并确定了四步走的手术方案:升主动脉撕裂内壁缝合、右冠窦篓口修补、瘤体切除并折叠缝合、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难点在于:既要切除瘤体又要保留主动脉瓣,还要做好冠脉搭桥使心脏血管通畅,更要令年轻的患者心脏结构受到最小影响,保证术后不产生并发症。

          刚被推入手术室,还未及麻醉,险情又一次出现:患者心包压塞突然加剧,血压急速下降,心脏随时可能停跳,这无疑拉响手术室紧急战斗警报:心外、麻醉、体外循环医生们合力加速,洗手、消毒、铺单、紧急开胸……胸腔内窦动脉瘤渗出的血性积液伴着大量血块充满心包,心脏内、外膜均已被撕裂,动脉血栓已经形成,瘤体不但压迫到右心房、右心室及室间隔,还造成右冠状动脉堵塞,引发部分心肌因缺血产生坏死。在切除瘤体同时,医生们必须刻不容缓地进行血管搭桥……

          手术一直持续到次日早晨六点,十小时的奋战后,所有切口顺利缝合,患者心脏重新开始了有力的跳动。稍事休息,主刀医生刘中民换上西装,赶往次日人大会场。与医护们同样彻夜未眠的还有焦急等待的患者妻子。钟先生妻子介绍说,自己老公常年在上海打工,正处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心脏ICU的小忻医生拿着手机给她看照片,患者手术已经被安全转运到心脏监护室,各项生命体征正常……这样的一组照片,也在东方医院心脏ICU、心外科、心内科、急诊科、输血科、麻醉科医护的朋友圈里不停地被转发着、点赞着,配图的文字是:“正是有了这些年假期间不下班、不回家的人,才有了更多的人平安回家、健康守岁。

          猴年春天就这样静悄悄地来到了……

                                                                                                                        (通讯员:樊丽达、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