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农民工朋友圈:想多交友却受限生活圈

17.02.2016  07:37

  编者按:从农村到城市,这是地域的跨越,是文化的转型,也是精神的融合。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来到上海就业、生活,他们的人际交往、社会参与、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会有哪些改变?本报记者连日来在上海火车站街访20位农民工,试图从他们的手机中、从微信朋友圈中一窥端倪。因为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生产,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变,实现文化的融合,也是城市文明的进步。

   来沪时间1年

  朋友圈目标:和同事搞好关系

  25岁的王双去年刚来上海,用他的话来说,是该出来闯一闯了。“我老家在江苏徐州,那时候做的是餐饮,去年4月刚到上海来打工。”打工的路并没有那么顺利,现在这份物流工作是他托了以前初中的老同学好几次、请了几顿饭才找到的。

  “那你用微信吗?”他点点头,打开了自己的微信。翻到通讯录里仅有22名好友,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人是不是很少?我去年到上海打工后同事让我用。以前在老家都用QQ。”在聊天记录一栏里,也就仅有一个同事之间的微信群活跃着。腼腆的他告诉笔者,他本来就不怎么说话,工作忙时更是连手机都摸不着。但他也觉得,今年是应该学着融入这座城市了。“别的同事平时都在微信里聊得很开心,我想,从微信里和他们改善好关系。

  背着双肩包走出火车站,29岁的任洪低头摆弄着自己的手机。与王双不同,任洪相信“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因此他是一个十足的“低头族”。虽然去年才从湖南岳阳来上海,但他靠朋友介绍,迅速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

  “我到上海了,一会儿回宿舍找你。”“你们在哪儿啊?明天晚上吃不吃饭啊?”就几分钟的时间,他的微信里传来各种语音、文字的回复。划开微信通讯录,共有125名好友在列,好友、亲戚、同事,甚至连领导也在其中。“领导肯定要加,大过年的,还不得给领导拜个年啊?”他笑呵呵地表示,自从加了领导同事们的微信,和他们的关系就越来越好起来。“春节的时候不是大家都在抢红包嘛,我们那个群里可热闹了,一个接着一个,大家起哄的起哄、发红包的发红包,可比电视里的节目精彩多了。

  任洪的朋友圈好友中,上海人有12个,全部是同事。“除了同事,哪里有机会与其他上海人交往?”他说。

  “一直用微信,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任洪摇摇头,“我是做厨师的,避开工作繁忙的时间就玩玩这些东西。你看,我的微信里都是些五湖四海的朋友,闲的时候大家一起唠一唠,一个人在上海也不寂寞!

   来沪时间6年

  朋友圈目标:可以组织吃个饭唱个歌

  39岁的闫强今年已经是第6年在老家过完年回到上海。与往年不同,今年他还把家里的妻子和5岁的女儿一起带来。“女儿正好在放寒假,就带她来城市里玩玩。

  6年前,闫强只身一人来到上海,经过老乡的介绍到一个工地上工作。“那个时候为了留在上海,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会。搬运、搭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他回忆道:刚来上海的第一个下雨天,工地缺人,工地负责人让他上3楼一起搭脚手架,“这是我第一次上到这么高的地方看上海。”对于闫强而言,那时的上海就是从工地3楼望出去的一片景色。如今,他已经从当年的那个愣头愣脑的工地小伙成长为指挥别人的小头头,他的交友圈也逐渐变得广泛。

  “现在工地上,我都让他们去搞个微信,还建了个群,你看看。”说着,他打开了自己的微信,在聊天栏中“工友娱乐圈”、“大家一起好好干”、“群聊(234)”等群都十分活跃。“我微信里主要还是以一些老乡、工地上的工友、上级公司的领导为主。”他表示,为了活跃工友之间的关系,他们还会定期通过微信群组一起出去吃个饭、唱个歌之类的。不过,说到朋友圈里的上海朋友,数量是8个,和任洪一样,这些人也都是他的同事。

  一边刷着微信朋友圈,一边闫强开始感叹:“只可惜家里人都不用这个,不然平时我就能和他们视频,也好让他们看看我的工作、生活环境。”他的妻子在旁告诉笔者,家里的条件不好,暂时还通不了网络,目前只能依靠传统的电话方式与在上海打拼的丈夫取得联系。来沪时间15年

   朋友圈目标:方便联系客户

  来自安徽阜阳的陈捷,已经在上海送了15年的快递,对于洋泾附近的住宅区,他都烂熟于心。朋友都称他是一个“上海通”,而他谦虚地表示,也就比自己的老乡多会几句上海话罢了。

  打开他的微信,虽然好友并不多仅有35人,但上海人占了10个,相比较其他农民工,这个数字略高些。这些上海人基本都是陈捷的“老客户”。“陈师傅,你回来了吗?我有个快递需要寄一下。”正说着,他的微信里跳出了这么一条消息,“回来了回来了,明天上午去门卫那儿取件。”他熟练地回复着。

  陈捷说自己刚来上海的时候,不怎么会用这些东西的。在偶然一次送快递时,他的客户问道:“师傅,你有没有微信?我们加一个吧,以后我在微信上找你送快递也方便。”当时的他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说自己搞不来这些东西便仓促离开。但是,当天回去后他蹭着快递门店的无线网络,立即下载了QQ、微信等社交工具。逐渐地,他不再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客户,而改用在微信上留言,“这比打电话通知客户来拿快递方便多了。”他表示,自从有了微信后,自己的快递单子越发地多起来,“以前都是口口相传,有时候还要打电话,现在大家都在一个微信群里,直接@就可以了。

   农民工想多交友却受限生活圈

  农民工融入城市,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在笔者街头随机采访的20名农民工中,他们有的在餐厅里端茶送水,有的穿梭在居民楼中收送着快递,还有的在建筑工地上搬砖……在面对“你有微信吗”这个问题时,有4名农民工表示自己从来不使用微信,问及他们原因,工作太忙、习惯用QQ等原因皆在列。在16名使用微信的农民工中,最多的有116名朋友,最少的仅仅有5名,分别为3名同事与2名老乡。“平时和一起干活的工友吃住都在一起,我们不需要这种社交工具来联系。有什么话都可以直接说。”在采访中,许多农民工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在他们看来,平时工作的忙碌导致自己交友圈不广,仅限于周遭的同事以及老乡等,而在他们的微信通讯录里,上海人也仅占10%至15%左右。“我们想多交朋友、多多融入上海”,成了他们共同的愿望。

  对此,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章友德教授认为,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工作,他们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发生改变。该如何变?首先要从社交方式入手,“对于现在的农民工而言,除了物质外,他们也开始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他表示,朋友圈虽然不能完全反应在沪农民工的全部社交情况,但是它也是一面可以折射出在沪农民工生活、交友情况的镜子。加强人际交往,提高社会参与、改变行为模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