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机破瓶颈、强基础,2016年工作取得新成效

18.01.2017  15:03

2016年上海市农机化工作围绕“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落实强机惠农政策,调整优化装备结构,增进农机农艺融合,主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强化农机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农机综合服务水平,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马力、高性能、多功能农业机械配置比重不断提高,作业效率明显提升。70马力以上拖拉机、水稻种植机械和粮食烘干机为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关键环节发展瓶颈进一步突破。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加快,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机械化水平达到63%。较2015年提高7%,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作了较大篇幅的专题报道。以绿叶菜主要环节机械化示范为抓手,全市遴选出17个绿叶菜机械化生产示范点,举行“2016年绿叶菜机械化生产推进工作会议”和蔬菜机械化生产现场会,成立专家指导小组,优化完善示范点机具配置方案,加快机械化播种、移栽和收割等示范试验。利用绿叶菜奖补资金对部分未进入补贴目录的新型蔬菜机械给予支持;三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出台了粮食烘干与农机库房设施建设用地标准,协调落实了粮食生产农机装备能力财政扶持资金,加强项目的规划用地、资金扶持和申报审批等协调督导,落实粮食烘干能力6549吨,新增烘干能力3050吨,烘干总能力达到16550吨;四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定新一轮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及实施方案,实施范围扩大到水稻、二麦、油菜和茭白秸秆,还田补贴增加到50元/亩,还田外的综合利用补贴增加到300元/吨。加强秸秆禁烧宣教,加大禁烧巡查督导,实施网格化管理。拓展秸秆利用新途径,在有机肥加工、食用菌基料、饲料等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加工生物质燃料等能源化利用有了新发展,用于沼气生产、粮食烘干、设施农业供热等方面技术基本成熟。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五是社会化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推广浦东新区标准化农机合作社、松江区机农互助点和嘉定区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验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适应家庭农场发展,培育机农合一、农机互助合作等新型服务形式,推行“大机互助化、小机家庭化”的农机配置和使用模式。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达到70%;六是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化“平安农机”示范创建,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非法改装联合收割机的专项整治,加强对园艺场等非粮食生产区域农机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处于受控状态。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管。举行“上海市3.15农民维权暨放心农资农机下乡现场会”,制定出台《上海市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细则》,在补贴农机具质量调查督导的基础上,首次开展农机质量“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提高农机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