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海唯一“农”字高职院校,如何坚守农业阵地

10.12.2016  01:36

近年来,国内一些农业院校想改名去掉“”字,一些农业院校合并到了综合类院校,传统农学专业也有不同程度地被边缘化。农业人才高等教育培养体系面临解体窘况,使得农业领域人才断层问题日益突出。而在农业体量并不大的上海,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字头的高职院校,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却凭借市教委实施“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东风,坚守农业职业教育,将原本42%的涉农专业比例一举提升至80%,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69%,近几年重点特色专业的就业对口率平均在70%以上。

【现场】“四位一体

校园新形态提升育人环境

近几年,记者多次前往上海农林学院采访,每次进入校园,都能发现与上一次不同的新变化。2012年6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上海特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校园形态建设,是特色院校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学院将环境育人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积极进行校园形态建设。学院宣传处樊清誉老师介绍说,目前学院已初步建成农林专业实训工场,农林职教氛围凸显、农耕文化浓郁、园林观光校园等“四位一体”适应专业形态、办学形态建设发展的崭新的校园形态,环境育人功能明显提升。

穿梭在熙攘的校园中,记者先后看到了学院近年来新建的以“上农梦”、“上农魂”、“上农韵”为主题的三个农业文化景观带。三个“上农”景观带风格统一,既有含蓄表达农耕文化之美的百农图,又有现代质感“生命树”景观小品;既有大面积的亲水平台建筑,也有探幽索微可体现我国古代“井田制”的广场砖铺设;既有静态的假山、巨石,又有四季更换的屋顶阳台绿化和潺潺流水的生态水系统。此外,学院还设计推出了农耕文化系列道旗系于校园道路两旁的路灯之上,有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农业谚语、五谷杂粮等主题,这些独具农耕文化特色的景观与元素无时无刻提醒着每一位行人,这是一所农业院校。

6000平方米的亲水景观平台,5000平方米的景观园林实训工场,320平方米的地下实训教室为全院农林学子搭建成了整整11320平方米的现代农林实训工场平台,可以同时容纳120个学生实训工位,为《园林树木》《园林测量》《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提供了实训场地。”漫步校园的同时,樊老师向记者介绍起学院的实训工场。值得一提的是,农林实训场内的雨水花园还可用于汇聚并吸收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得雨水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具有涵养地下水的作用。随后,记者又来到动物科学实验实训楼,该楼屋顶的绿化工场和综合楼二楼屋顶的花园实训场还可以为园艺园林系学生提供近100个实训工位,这样的实训场与新型绿化景点的有机融合,丰富了绿化景观功能性的同时,也拓展了现代农业实训工场的新概念。

边走边看,让记者得知学院近年来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和谐校园建设,力图创建以“上农”为特色的生态观光型校园。学院植物种类由原160种增至180余种,新增绿化新空间11400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39%。此外,学院还引沈泾塘水系入校园,搭建钢结构亲水平台横向长度近300余米,周边分散种植具有现代农业气息的4棵阳光树,装置传统农业水车、竹林、花坛等景观。“亲水平台的建设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新农村河道整治改造示范实训区,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观光休闲的校园水系景观。”樊清誉说。

【访谈】魏华——为农服务特色立校

记者:魏院长,上海农林学院在上海市高职院校中是怎样定位的?

魏华(上海农林学院院长):职业院校生于行业、长于行业,只有融入行业才能彰显特色和价值,所以我们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为农服务,特色立校”。在办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坚信农业在上海的重要地位。上海的农业虽然体量不大,但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上海在农业科技以及农业人才培养方面在全国应该作为一个龙头,发挥其引领的作用。其次,农业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中,除了生产功能外,还有具有环保,文化以及休闲等功能。今年9月,农业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同时,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在组织编撰出版关于休闲农业方面的系列教材,我们学校也在积极参与其中。

记者:作为“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农林学院“”在哪儿?

魏华:特色肯定是“农林”二字。具体来说,我们主要还是要抓两个方面。一是要在上海的高职院校中办出特色。目前上海的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重复。此外,放眼全国,一些原本以“”字打头的院校“去农化”现象也较为严重,他们在尝试通过合并等方式减少涉农专业,而我们作为全市唯一一所以都市农林和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抓住“”字特色,近几年,学院一直在增加涉农专业的比例;二是和全国范围内的同类农林院校相比,我们学院地处国际大都市上海,更注重都市现代农业的特色、注重上海农业科技发展的特色,培养真正符合上海“三农”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记者:在未来的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想做哪些有益尝试?

魏华:未来办学,我想还是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要在掌握信息化知识的农业人才培养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实际上我们也已经在做了。2012年,我们设置了农业物联网专业。同时,市教委和农委也对这个专业进行了资金支持,我们在松江五厍基地有一个全国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它虽然不大,但特点是全,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包括水产等物联网系统都在那里有展示,可以说是一处集农业物联网生产应用展示、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农业物联网技术科学研究、农业物联网设备研发试验、农业信息人才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二是我们想结合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在培养新型服务人员方面做贡献。同时,我们要培育一些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人才,通俗的说就是新的“三农”岗位,比如农村质量检查人员,农村信息员等基层一线从业人员。因为这些岗位,一般本科毕业生去得很少,而我们的毕业生会更合适。三是在休闲农业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2012年,我们设立了农业旅游专业,可以说休闲农业是目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方面的人才在未来肯定是有用武之地的。四是我们要致力于培养一批年轻的农场主,从教育角度上讲,就是培养一些农业综合性人才,他们是经营,管理,种植,销售的多面手。实际上,现在郊区的很多农业创业青年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我们农林学院毕业的。

【模式】农业人才培养也要供给侧改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农林学院以“学校育人与‘三农’需求一体化”为目标,按照“上海‘三农’发展需要什么专业,就建设发展什么专业”的原则,将“产业链”与“专业链”有机统一,在农业生产、农业服务、农业经营、农村管理、农业执法五大领域优化专业结构,新增了诸如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物联网技术、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等与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方向),使农林学院的涉农专业服务“三农”的特色更加鲜明。此外,学院还积极对接上海“三农”岗位需求,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优势互补、需求对应、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途径,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国家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努力创新校企“双主体”、“订单定向”等人才培养新机制。

我们已招生的20个专业中有16个农业专业和专业方向,涉农专业比例为80%,涉农学生占比近80%。”据介绍,农林学院近几年重点特色专业的就业对口率平均在70%以上,可以说较好地破解了农业院校学生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的“离农化”问题,提升了学院育人对“三农”发展的贡献度。

值得一提的是,农林学院还通过构建以真实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一体化。“比方说,我们园艺技术专业的‘园艺全产业链’课程体系,实行‘多轮工学交替’培养,‘基地种苗班’按照生产季节和天气状况灵活安排学习和实践。还有我们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依托合作企业乐实农产品销售公司,使教学内容与公司实际业务相结合,学生在全真的公司环境中边学边做。再比如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中的农机操作类课程,直接将教学过程‘移植’到稻田,完成海湾基地和五厍实训基地水稻收割等。

农业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才能满足上海‘三农’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魏华认为,上海的农业虽然不大,但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却不小,关键是面对上海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培养符合需求的人才,这恰恰是上海农林学院需要做的。

记者 杨清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