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跟踪续写沪藏情:双腿不等长的女孩终于自如走路了!

29.08.2018  12:24

  8月23日晚的虹桥机场,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伟再次见到德庆卓玛时,眼前的这个女孩已经能独立行走了。“赶紧,再走两步给我看看!”相较于张伟的激动,卓玛乖巧地又走了几步,脸上的微笑与问候含蓄却又真挚。

  3年前,藏族女孩德庆卓玛由于先天性肢体残疾无法正常行走,只能依靠日喀则边雄乡盲人技能培训中心的帮助和自己的聪明好学获取知识。得益于上海“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到来,作为援藏医疗专家的张伟在筛查中发现,德庆卓玛的残疾病因在于先天性髋臼脱位,完全可以通过矫正手术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经过沪藏两地的多次沟通交流和反复讨论,15岁的德庆卓玛幸运地成为第一个在上海接受矫正手术的患儿。

  鉴于卓玛髋关节脱位已有十几年时间,严重影响到她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而矫正又是一件整体工程,手术难度大、程序复杂。2016年4月28日,市六医院副院长、骨科学科带头人张长青与张伟共同为卓玛成功进行了髋关节复位手术。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张伟与卓玛始终着保持联系,时刻关注她的恢复情况。这一次,17岁的花季少女卓玛再次来到上海,本周内将接受取内固定手术,这意味着,未来她将真正能够行动自如地回归正常生活。

   贫困家庭的优秀幺儿身残志坚

  张伟回忆,初见德庆卓玛时,她寄住于日喀则市国际盲童学校,在日喀则市第一初中二年级就读,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然而,因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遗留的畸形,卓玛不能正常行走,孩子明亮的双眼总笼罩了一层淡淡的忧郁。

  卓玛的父母都是拉孜县的农民,除了在异常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耕种青稞作为粮食来源之外,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养的几只牛和羊,但与牧区和其他省市的草原地带不同,拉孜县的农村几乎没有像样的草场。这对夫妇养育了4个孩子,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卓玛在父母年近五旬时才降临这个世界,是这个家中最晚到来的小天使。乡邻们都说这个孩子懂事聪明,但遗憾的是,从她幼年起,大家就发现卓玛的走路姿势异常,慢慢变得两腿不等长、身体歪斜,行走也变得困难。

  虽然残疾,但卓玛天资聪颖,经当地政府和热心人士的努力,她被位于日喀则市郊的国际公益组织盲童学校所接受,由学校提供其日常生活保障。但是,这双腿,依旧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

   沪藏两地心系卓玛手术

  2015年8月,上海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到达日喀则。经援藏干部、时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沈辉的联系和组织,在日常工作之余,张伟和市一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赵光明共同前往国际公益组织盲童学校对肢体残疾儿童进行了体检。“我们发现,有些肢体残疾的儿童如果接受矫正手术,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甚至能摆脱残疾、重返社会。

  经过援藏医疗队反复讨论,并与盲童学校的老师多次沟通交流,最后选定了德庆卓玛作为爱心手术第一人。张伟将病史和影像检查资料等传回市六医院,张长青为卓玛确认了手术方案和相关细节。“鉴于手术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条件的基本要求,小卓玛到上海接受手术更为安全和适合。”张长青介绍。

  2016年4月18日,卓玛在母亲的陪同下到达上海,入驻骨科病房。卓玛的母亲不懂汉语,院方便联系共建高校派出藏族学生志愿者,每天一人做翻译;母女俩的藏服太厚,不适合上海已经热起来的天气,张伟动员家人陪同她俩去商场并购买合适的衣服;考虑到她们不适应内地饮食,院方特地找到了上海极少的几家藏餐厅……用同一病房病友们的话说,“卓玛,好像你在上海有很多亲人嘛!

  5月28日,手术正式进行。术中首先要进行松解,切除增生和肥厚的关节囊及疤痕组织;找到发育不好的髋臼,进行清理和成形手术;股骨截骨,才能完成股骨头复位,股骨头复位前要进行细致的休整;截断的股骨需要通过特殊设计的钢板进行固定;最后还要细致修复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平衡。上午11点,卓玛从手术室里被推出来,手术非常成功!得益于当代发达的网络技术,几乎在同一瞬间,沪藏两地关注着手术情况的人们都为这个好消息而欢欣鼓舞,沉浸在一片浓浓的爱心和温暖之中。

  张伟介绍,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且术后透视显示手术效果良好。卓玛术后的情况平稳,通过进一步康复,她从小就脱位的关节复位了、两边肢体基本等长了,两年多的训练后,如今的她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行走和站立,成年以后也能像普通女孩一样走进社会。“无论对于卓玛自己,还是她的家庭乃至社会,这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张伟说道,“此次进行取内固定手术后,卓玛将真正行动自如。”院方负责人透露,手术恰逢开学前夕,卓玛下周即回藏就读高二,“我们希望,两年后她能考取上海的大学,我们也将资助卓玛的大学的学费。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