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再升级书屋驿站 将建上千个书屋

17.09.2016  17:38

 

  原标题: 静安区再升级书屋驿站,让相似的灵魂找到一个品读书香的角落

  上海不缺大型实体书店,也不缺像钟书阁、季风书园这样富有格调的书屋,但要真正让市民都能体验读书的乐趣,最好的方法是打造好身边“最后一公里”的书屋建设。

  位于常德路昌平路上的“800秀”,是一座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商业创意产业园区,在这个园区内集合着一群时尚且充满活力的年轻白领。午休时,常有白领手捧一杯咖啡,来到“都市书坊”这片位于7号楼、8号楼之间的公共区域,取一本好书,与书香为伴度过一段悠闲充实的时光。

  “平时比较忙,想给自己充充电,却没有时间专门跑去泡图书馆。自从有了楼宇书屋,边角时间也能利用起来阅读了,贴心惬意。”这个令白领们赞不绝口的书屋,藏有2000册左右的图书,依托静安区图书馆馆藏资源,定期会有专人对书目进行更新与流通。

  这样建立在身边“唾手可得”的书香角落,又有谁能够拒绝呢?在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嘉槟看来,“ 上海不缺大型实体书店,也不缺像钟书阁、季风书园这样富有格调的书屋,但要真正让市民都能体验读书的乐趣,最好的方法是打造好身边‘最后一公里’的书屋建设。

  在静安区,像“都市书坊”这样专供上班族阅读的书屋,在很多商务楼宇中都能见到。除了楼宇书屋,还有包括企业职工书屋、居民区书屋这些散落在市民身边的大大小小的“阅读天地”。 它们的馆藏虽不像图书馆那样丰富,但书屋的存在为人们随时随地阅读提供了一种可能

  拥有良好的书香土壤,静安区以读书为修身路径,打造“知书工程”。所谓的“知书工程”,重点在于打造好两大阵地:书屋和驿站。

  据马嘉槟介绍,静安区目前正在筹划“千屋计划”,预计将在基层建立上千个书屋,包括居民区书屋、楼宇书屋和企业职工书屋三种形式。 基层书屋形式不拘一格,可依托阅览室、24小时读书室、流动书屋、职工活动室、楼宇立体服务站等形式存在

  曹家渡街道的万航居民区阅览室内,附近的居民正在这里“消磨”闲暇时光。

  有了书屋,书从哪里来?又如何盘活图书资源?记者来到了位于曹家渡街道的万航居民区阅览室,三个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图书:人文、科学、健康,种类繁多。这些书目有的来自曹家渡街道图书馆,有的则来自于市民的捐赠。

  在阅览室里,有一个小型书架,里面全部都是以个人名义捐赠给书屋的图书。“经常会有读者携书而来,在使用了我们书屋内的图书资源后,也会主动留下一些自己手中的书,将其捐赠给书屋。”曹家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姚嬿告诉记者, 这些捐赠的图书也将在各个点进行流通,形成“图书漂流点

  静安区的第一个“图书漂流点”,随着“漂流点”的扩增,他人捐赠的书籍很可能此刻就流动到了你的手中。

  另一方面,街道还为书屋办理了“集体外借”手续,即以某个居民区的名义办理一张借书证。 拥有“集体外借”资格的单位,可享受一次性大批量借书的便捷服务 。而无论是“图书漂流点”还是“集体外借”,都将更好地丰富书屋内已有的图书资源。

   如果说书屋是对阅读形态的一种拓展,那么驿站则是丰富阅读活动的平台 。马嘉槟表示,“下一步,静安区将建立起‘1+X知书驿站’,即每个街镇建立1个综合性知书驿站,由区级层面建立若干专业性知书驿站。”据悉,每个知书驿站都有明确的活动场地、阅读空间,并且配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书籍。更重要的是,驿站还会有工作团队定期组织读书活动。

  “以书会友是驿站成立的初衷,书屋中的书目提供的是对阅读硬件的支持,但有了资源还不够, 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阅读、交流思想、碰撞火花,这本身也是读书的一部分 。”马嘉槟说。

  据了解,依托知书驿站,每个街道(镇)都会成立一个书友会,同时鼓励市民自发建立不同形式的读书小组,常年开展经典阅读、跟着名家读、亲子阅读等一系列读书活动,并举行最具人气书单、最具人气书友会、最美书屋、读书达人等评比活动,以营造出良好的市民阅读氛围。

  今年是“知书工程”的开局之年,静安区将明确书屋建设的标准,并为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同时同步启动书屋申报工作。自明年起,全区将用3年的时间全面推进“知书工程”,建立知书驿站,完善基层书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知书达礼”实践行动的开展,逐渐形成特色、亮点,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