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养老资源“公热民冷”:公办机构一床难求

05.10.2014  12:25

  朱女士为年近九旬的母亲到市中心一家社会福利院报名,排队近3年也没有轮到入住,感到无望的她,最近把老人送进位于嘉定区的民办养老院,前后一个月就办妥了手续。

  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像朱女士那样选择。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养老要就近,最好是公办”。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养老床位总量面临很大缺口,一方面是现有床位并未100%利用;一方面是中心城区、公办机构一床难求,一方面是郊区、民办机构床位利用率不高——在上海,养老资源“冷热不均”,折射资源分配之惑。

  事实上,选择心态只是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原因之一。如何盘整已有资源,让本已紧张的养老机构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找寻破解之道,需要从多方着手。

   公热民冷

  满员,几乎是中心城区各家公办养老院的常态。市中心面积最小区静安,7.62平方公里范围里的数家养老机构均已“超员”,添置一张养老床位的平均成本高达55万元以上,目前正从改造小宾馆入手“见缝插针”增加养老床位。

  在黄浦区豫园街道、外滩街道等老城区,每个街道的养老床位大多都在100张以内,早已没有空位;闵行、普陀等区级公办养老院,收费低廉、氛围温馨,等待入住的老人排到10年甚至30年后。

  但公办养老院的一床难求背后,却是养老床位总体冷热不均的尴尬。在虹口区,现有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比重不足2%,但养老机构入住率却仅有80%。换言之,即便床位已经颇为紧张,仍有床位被空置。

  在市郊空置现象更为严重。几年前,企业家老刘在松江区找到一所闲置的卫生院,投资600多万元改造,建成拥有300个床位的养老院,还拿到一笔政府扶持资金。但养老院开业后一年多,入住老人还不到100名,七成床位闲置着。

  公办养老机构的超高“性价比”,是导致“公热民冷”的一大因素。早先由于政府大量补贴,公办养老机构大多硬件设施一流,价格水平则明显低于民办。郊区的民办机构则更具劣势——记者采访许多老人家庭发现,交通不便并不是唯一问题。许多养老院并未与医保挂钩,老人经济负担较重;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很难令子女放心。

  更关键因素在于资质。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副会长、闵行区社会福利院院长陈方分析,对“9073”养老布局中的“3”,既表示需提供占老年人口3%的床位,也意味着有3%的老人具有入住养老机构的刚性需求——需要依靠养老机构照料护理,甚至需要全护理服务。但现实中,两个“3%”之间并不吻合——能为3%的刚需提供服务的机构床位,或许只有1.5%。

  陈方介绍,与一些成熟的公办机构相比,大量民营机构难以承受医养结合的成本,很少设有全护理床位。上海医院协会顾问金其林说,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中75%有两种以上疾病,但缺乏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老人根本不敢入住。同时,出于风险控制和成本考虑,许多养老机构也只愿接收健康老人,对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则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一些机构的床位就开始空缺,而真正需要入住的老人,则可能迟迟徘徊于养老机构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