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学习,不要着急,他还没睡好觉呢

10.04.2016  16:29
  星期日周刊记者 王崇

  这是我与单亲母亲孙伟英的最后一封书信往来。这一次,我们更多谈及孩子的话题。比如,如何帮助孩子学习生活技能,如何保护孩子面对过重学业,如何让胆小的孩子更自信,以及如何让我们自己不错过生活每一个阶段。

  感谢孙传英。

  如何教孩子学习一项技能

  王崇,你好。我还想与你谈谈我儿子的事。我很感激我儿子的老师,她曾让我去学校报到过一次,谈了她对我儿子的看法:一个被宠坏的不负责任的孩子。

  后来我又拜访了老师几次,她都表扬我儿子进步非常大,但总的来说,我观察他还是一个不太负责任的孩子。他的问题非常多,我不知道这是教育问题还是发育问题。

  我看到有文章说,小学还不会系鞋带,跳绳,拍皮球的孩子也许和母亲剖腹产有关。很遗憾,他的鞋带到现在都是我妈妈在系,她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帮助”他。

  王崇回复:

  8岁的孩子,要求他们负责任似乎有些为时过早。老师的评价,权且听听。孩子有很多可能性,你无法想像未来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做什么。所以,暂且可以把这些担心放下。既然与孩子的老师沟通顺畅,倒是可以与老师一起探讨一下,孩子一些行为上的不足提示大人,这个孩子需要学习什么?比如,如果他现在还不会系鞋带,就抽一天时间,与他一起学习如何系鞋带。放下期待,慢慢教。一次不会,两次,两次不会,就三次。每个孩子都是这样学习,然后慢慢长大的。这个工作就由你自己来完成吧,别让父母参与了。

  父母年纪大了,体力和精力都差,难免容易因为累而发脾气。发脾气也很正常,不过,若大人经常发脾气,孩子就会害怕,就会胆小。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你的孩子,挑一天你状态好的时候,什么都不干,就是教孩子学系鞋带。可以先找一个与系鞋带有关的故事,你也可以自己编一个这样的故事,或者可以分享你学习系鞋带的经历。每一个孩子都很喜欢听父母的故事,或者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故事讲完了,就可以开始教了,你可以先演示给他看,演示的时候,不要说话,安静可以帮助孩子练习专注地观察。安静演示之后,可以用最少的语言,配合动作,再慢慢演示一遍。

  之后,可以问孩子:要不要试一试?不过,不是试真正的鞋带,而是用双手在空中比划。这个过程,因为不是实物,孩子会比较少的压力,同时也再一次帮助孩子想像刚刚你系鞋带的画面。想像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我自己就很喜欢用想像学习一些技能。比如我学开车,我没有车,怎么办,我就躺在床上想像。就是凭着想像,小路考,大路考都一一通过。

  想像练习之后,可以让孩子试试在实物鞋带上操作一下,记得放下一切的期待,只是想着这是一个不错的陪伴孩子的机会。孩子若几次下来不会,就停一停,一起吃点好吃的东西,下次再学。

  不要急着当天有效,那是不明智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还没有睡觉呢。为什么是睡觉?没错,并不是所有的人知道,睡觉的时候,是人们学习的最好时候。白天所经历的事情,经过睡觉时才真正整合在一起,最终掌握。关于睡觉的功用,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传统智慧中都有提及。只是现代人太忙了,看不到。

  如何帮助孩子对学业压力

  同时目前的学习压力也在加重他的效率低下。他是反应慢的孩子。小的时候,和他说的事情,他可能过了几个月以后才来和你讨论。他或者是不专心,或者就是慢郎中,当天说的事,需要过两天才能吸收。可是现在学校的学习都是要立刻记住,第二天测验,因此每天与他的关系就是反复地催促。

  王崇回复:

  现在的学校教育方法,在我看来有一些是不适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所以,家长要尽全力保护孩子。我刚刚已经与你分享了学习系鞋带的过程,学校教育更应如此。可惜,现实并不如此。知道更好的方法了,面对现状时,我们就要尽力地保护孩子,保护他们学习的热情。慢一点,总是好的。尽力与老师沟通,让老师放下对你孩子的期待,然后在家里,一点点,用上述的方法帮助你的孩子。只有你可以帮助你的孩子。

  如果教孩子倾听和表达

  除此之外,他也不能倾听,也不会表达。他好像只活自己的世界里。貌似从来不担心别人对他的看法。他的错误和缺点,指出来,一次两次,甚至十次都不会改,好像压根没有听见一样。好好说不从,咆哮说又关上心门。王崇回复:

  你说的倾听和表达很重要,我同意你的看法。你可以示范给孩子,让他有机会观察你,在不自觉的时候向你学习。既然看到这个问题对你的孩子很重要,那么就花更多的时候倾听他,然后,询问他的想法:你这样做,一定有你的道理,你是怎么想的呢?坚持这样与孩子对话,你一定会看到成果。

  第三,胆小。在外面不敢说话,晚上在家,我不回家,他的心就挂在我身上,不睡。又比如他讨厌看电影,学校里放动画片,他居然会一个人钻到桌子底下。有限的看电视时间,他看动物世界、军事和新闻。另外他看到困难非常害怕,能回避就回避。我相信回避问题是人的本性,但我从不觉得我会回避什么,我也鼓励他,越是害怕,越是要面对,可是收效甚微。

  他和同学的相处我观察下来,还算外向,都是闲话,也一起玩,但又偏冷静,很少看到他很热情主动。

  他在家也守着自己在学校的秘密,虽然我一直鼓励他告诉我学校的事情,他真说出不好的事情,我都会忍住,不发表意见,隔一两天再平静地说出来,但他回家汇报得非常有限。王崇回复:

  经常被倾听的孩子不会胆小,你已经开始了,继续。有一本书推荐你《如何听,孩子才会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是很容易愧疚的

  我坚信怎样的家庭出怎样的孩子,所以我一直思考我儿子的缺点是否都是我缺点的放大和极端版?又或者是我太能干,没有给他发展的机会。我自知自己对他的评语非常尖刻露骨,对他的教育我也时常处于盛怒的状态。我和父母时常“畅想”,离婚时不带儿子的话,我们此刻多么逍遥。但每到那时,我又会回想起当时的决心和抱着对他负责的态度。他出生后,出院的时候,医生曾说,“那么好的一个孩子,回家好好养。”每次想到这句话,对比现实,我又心存愧疚,孩子没有父亲不说,家里还时常吵吵闹闹,自己又常很晚回家,没有肩负起照顾和教育的责任。

  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是有问题的,不合适这个孩子。单身妈妈既要保证经济收入,又要教育孩子,在体力上不够和情绪上又往往难以控制,很难保持平和的心态看风开云淡。无论如何都谢谢你!

  王崇回复:

  孙伟英,你说得很好。人是很容易愧疚的,这是头脑最爱做的事。我们常常会评价自己,做得不够好。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是头脑的习性,认出它,然后明白它就可以了。但不要认同。原因很简单,评价自己做得不够好不会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不会让我们有更高的自我价值。而高自我价值的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品质。常有读者来信问我,如何让孩子更有自信。我想,答案就在这里。成人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成人愉快,孩子就常常是笑脸。成人自信,孩子对自己也感觉良好。这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难点是,人常有不如意,在不如意的时候,如何保持自我价值。

  我个人的学习是,如果我们将所有的注意力放下结果上,那么很少有人会对满意。因为,没有人可以总是顺便。但是,如果我们聚焦在我们自身如何真正地去经验一些经历,并且在这些经历中发现自己,那么我们将比较容易地保持高的自我价值。比如,如果我们只认为不离婚就是人生美满,那么凡是离婚的人,就不要再谈什么人生了。但是,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更长,看到每一个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人生境遇,然后认真地去经历所有的过程,即使在自己状态最低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到自己做得不错的地方,认真地体验整个过程,那么我们将不会错过我们人生的所有阶段,并且可以从中学习。

  再比如你,即使遇到各种困难,你依然愿意敞开自己,向他人学习,学习如何更好地养育孩子。这个经历,在未来当你老的时候,回头看时,你不会觉得自己糟糕,只会看到在你身上无限的生命力和学习的愿望。

  祝福你。 来源:新闻晨报       选稿:贡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