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报道六:经济管理学院奋力建设以海运经济和供应链管理为特色的高水平商学院

03.01.2023  01:30

经济管理学院奋力建设以海运经济和供应链管理为特色的高水平商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地位,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学校党委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奋力建设以海运经济和供应链管理为特色的高水平商学院。

结合专业特色,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课程建设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把“习近平经济思想”课程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成立课程建设工作小组。12月6日,学院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习近平经济思想”课程建设工作小组,分别由经济管理学院吴先华、高劲、李杰伟、寿建敏、陈舜和宣传部张峰、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美平等七位老师承担教学任务,要求全院以“习近平经济思想”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开展调研和学习。12月上旬,学院课程建设工作小组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开展调研,分别就“习近平经济思想”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环节、师资队伍能力等方面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探讨课程建设方案。

 完成课程体系建设。截至12月底,课程建设工作小组已完成集体备课1次,初步确定“习近平经济思想”课程一共分成13章7讲,本学期期末形成课件初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试讲。接下来,学院还将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习作为经济学专业教师培训和教研室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突出问题导向,推动学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优势”,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伟力,就是要转化为自身强大的工作动力,突出问题导向,补齐短板,聚焦内涵建设,发扬优良传统,实现学院发展目标。

 加强学科建设。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要求,学院坚持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为龙头,深挖传统专业优势,努力建设成为海运经济和供应链管理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商学院。目前,学院会计学已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工商管理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学院7门本科课程入选上海市级一流或示范性课程。据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位列前20%,比2021年进步3名。

 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修订、完善制度,鼓励教师发表各类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和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项。2022年11月,范国良老师获得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赵森林老师在Springer出版英文学术专著。

 探索双学位试点运行。12月11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就经济管理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双学位建设中的学生学习重点选择、学生管理、就业方向等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接下来,将根据《上海海事大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双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建设。

 构建协同发展的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学院把商科的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国际认证纳入学院重点建设范畴,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持续改善。AACSB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学院和会计项目非政府认证机构,自1919年开始推行高等管理教育认证。学院依托海运经济和供应链管理专业特色,于2016年9月正式提交认证资质 EA 申请表,2022年10月,提交自评报告并获得通过,目前正全力准备2023年3月的AACSB国际认证专家现场访视的终评阶段。

强化协同育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海运经管类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高瞻远瞩作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学院积极主动对标学校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努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海运经管类人才和商界精英。

 坚持学院-学生-企业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滴水湖经济与管理论坛”“临港社科论坛”“长三角供应链管理与航运经济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促进学院师生与海运经济和供应链管理专业学术界的学术交流,11月17日第198期滴水湖经济与管理论坛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主题,主讲人刘伟华教授分享了关于韧性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和新思维。开展“院长下午茶”“谈管论经”等活动,就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实习就业、考研出国、社团活动、学风建设等问题与学生代表交流。开门办思政,面向港航、供应链管理等企业招募企业家辅导员,融入思政育人工作体系。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正与英国雷丁大学洽谈“3+1”“4+1”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持续推动“三全育人”落地,助力学生成长。

 突出价值引领,多路径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实践育人,毕业生实习实践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2022年学院已组织58支“知行港航”社会实践队伍开展港航物流企业调研,15支实践调研队伍开展社会问题调研,助力毕业班学生知晓社会发展,了解行业动态,学习企业文化,顺利实现“学生”至“海运企业”人才的过渡。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12月21日,学院召开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就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推进措施和工作计划,分类构建毕业生资源库,积极发动教师、校友力量为毕业生提供多维度、宽领域的职业选择。

 以服务“海洋强国”国家战略为目标,发展非学历教育。依托亚洲邮轮学院、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MBA教育中心平台,为政府部门和各大企事业单位开展高端人才培训。11月2日,学院承办“港有才·邮未来”青岛邮轮人才高级研修班,校党委书记宋宝儒出席开班仪式。宋宝儒书记指出,在疫情冲击全球邮轮产业的大背景下,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从未停下脚步,在邮轮建造、邮轮公司组建与运营等产业链核心环节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精神。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指引,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端海运人才。

 经济管理学院将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科研,积极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参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产业布局与人才集聚建设,在学生实习实践、就业、非学历教育等多个层面,以互惠共赢为原则,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海运经管类人才,奋力建设以海运经济和供应链管理为特色的高水平商学院。

撰稿:马莉艳 顾磊 摄影、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焦玉玲 扫码分享本页面 最新动态
  •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报道六:经济管理学院奋力建设以海运经济和供应链管理为特色的高水平商学院 2023-01-02, 星期一
  • 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向学校发来元旦贺电 2023-01-01, 星期日
  • 学校召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专家评审会 2022-12-30, 星期五
  •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报道五:法学院系统推进“三进”工作 为法治中国培育海大英才 2022-12-29, 星期四
  • 海大学子在第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再创佳绩 2022-12-24, 星期六
  • 鸿德杯”上海海事大学第四届校友桥牌比赛在舟山举行 2022-12-22, 星期四
  • 学校游泳队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取得佳绩 2022-12-22, 星期四
  • 海大学子作品荣获第十九届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唯一一项一等奖 2022-12-18, 星期日
  • 学校健美操队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中第15次蝉联团体冠军 2022-12-15, 星期四
  •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报道四: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思践悟争创标杆院系 抒写向海图强新篇章 2022-12-14, 星期三
  • 更多 搜索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