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蕴商机:中国大学生校园创业实践

10.11.2015  13:50

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记者赵文君)中国许多大学生都是网购的“生力军”,而一些高校由于校园管理因素,禁止快递员进入校内送货,高校门口快递员摆摊发货成为常见景象。校园“最后一公里”带来的商机,成为一些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平台。

当前,校园菜鸟驿站、小麦公社等校园物流快递服务平台涌现。通过整合多家快递资源,对快递进出校园统一管理、派送,以突破校园“最后一公里”。其中,校园菜鸟驿站是淘宝旗下菜鸟网络专为校园设立的末端物流网点,为创业大学生免费提供线上的物流信息支持。

蒋立东是杭州师范大学菜鸟驿站的运营负责人。在学校的扶持下,他在学生宿舍区获得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场地,分为扫描区和拣货区,货架、电脑等专业设备整齐摆设。

如何保障快递包裹的安全,确保不会收投出错?蒋立东说,每天上午,各快递公司把学校的包裹集中送到校园菜鸟驿站,工作人员对包裹外观进行一次查验,没问题之后扫描入库,通过菜鸟网络的平台,免费发送短信通知学生取件,确认包裹后则可完成签收。若学生需要退换货或者寄快递,也可直接到菜鸟驿站填写快递单。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立介绍,菜鸟网络是该校创业孵化基地的一期入驻项目。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经营了一个菜鸟驿站,运行1年多来,吸引了近10名团队负责人、合伙人一起经营。目前在校学生3000人,平均每天代收快递四、五百票,遇上“双11”网购高峰达到上千票。

谷祥龙是云南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用一年的时间,与3个同学成功运营了16个校园菜鸟驿站,4人的团队每月保持数万元稳定收入。

除了代收投快递,谷祥龙还琢磨出了附加值高的业务。“前几天一家品牌矿泉水在校园做推广,采用我们代收点作为推广平台。”谷祥龙说,一个代收点每天有三、四百票的量,就等于有了三、四百次的人流量。通过快递导流广告的空间很大,有些商家愿意在代收点投放广告,光贴一张宣传海报每个月能收入300元。

等盈利再高一些,学校就不再免费提供场地。希望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让学生真正脱离温室环境,更好地进行创业实践。”李立认为,快递公司分为加盟、直营不同模式,学生跟快递公司谈合作,能充分锻炼社会能力。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这应该成为双赢模式。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打工机会,帮助大学生孵化创业项目;同时减轻快递企业的派送压力,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菜鸟网络资深运营专家马亚杰介绍,第一批500个校园菜鸟驿站已经全部完成标准化上线,分布在接近400个高校,涉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扶持。除了校园菜鸟驿站,目前全国有2万多个菜鸟驿站,提供“最后一公里”综合物流生活服务,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