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 我乐行”2015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颁奖会举行

04.01.2016  14:46

        “坐地铁时,发现对面坐着的六个人,都低头看着手机,动作一模一样。这一幕印象深刻。当我参加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的时候,就以此为主题,呼吁大家能够多一些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多一些对身边人和事的关注” 2015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平面类作品金奖获得者、同济大学学生安星旭在交流创作感受时谈到。

            2016年1月3日下午, 以“微公益 我乐行”为主题的2015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颁奖会在同济大学举行。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锦明,上海市文明办公益广告管理中心主任潘晓楠、市文明办活动指导处调研员丁小硕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复旦大学等21所高校的获奖学生和师生代表参加。

            践行微公益,弘扬新风尚。公益广告承载着公益的理念、公益的文化、公益的情怀。2015年,为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发挥公益广告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作用,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同济大学联合组织开展了“微公益我乐行”——2015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

            大赛自2015年4月启动,共有21所高校近千名学生参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保护、食品安全、文明旅游、社会责任”等公益主题,以所见、所思、所悟,创作出一幅幅、一部部以小见大、令人感悟、振奋人心的特色公益广告作品。大赛收到1382幅平面作品、145个视频作品。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先后在100个上海公交站亭、轨道交通十号线列车展示。期间,主办方还开展了入围作品训练营活动,并举办大师讲坛,邀请高校专业教师、社会行业新锐进行评选、指导,让学生获益,使作品增色,最后113幅平面,23个视频作品分获金、银、铜等不同等次奖项。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在讲话中指出:“如果说建筑是一座城市凝固的历史和文化,那么公益广告就是一座城市的“晴雨表”,是城市文明程度和民众思想文化的体现。大学生是一座城市生机勃勃的年轻力量,是正能量的传递者,激发大学生关注公益、乐行公益,带着公益梦、和谐梦、中国梦,将丰富创意、社会责任、高远情怀融入学习和生活。这就是大赛的宗旨所在。”

          《微公益 我乐行--2015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展》同期在综合楼大厅展出,集中展示了近120幅优秀作品。展览将展至2016年3月底,随后在相关高校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