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访问团赴非洲交流访问

26.12.2016  17:43

11月25日至12月5日,在中英全球健康支持项目(GHSP-CS-OP302)的资助下,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英耀,教授何更生、黄葭燕、徐望红教,副教授王伟炳和蒋泓6人组成的访问团,赴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开展交流活动。

此次活动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全球卫生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项目组筹划近3个月。学院派出了全球健康、卫生管理和技术评估、营养、妇幼卫生、传染病、慢性病共6个方向的6位学者。

访问期间,访问团和对方高校进行了充分座谈和交流,双方互相介绍各自学校及学院的情况。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坦桑尼亚姆希比利大学是一所医科大学。访问团分别会见了两所高校的校长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进行了友好交谈。对方对于同复旦的未来合作表示欢迎和期待,并表示学校层面将对此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应对方邀请,访问团的各位老师就各自研究领域分别作了主题讲座,分享了各领域的中国经验和发展全球卫生的思考。这是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GHSP-CS-OP302)的研究产出之一,包括陈英耀介绍的全球卫生治理,黄葭燕介绍的中国高校对全球健康的作用,何更生介绍的干预儿童营养不良的中国经验,徐望红介绍的慢性病防控的中国经验,王伟炳介绍的结核病控制的中国经验,以及蒋泓介绍的实施母婴安全的中国经验。各位老师在当地高校寻找到了自己的同领域研究者,分别进行小组交流,就中国经验、该经验对非洲国家的借鉴价值,以及今后实施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双方建立了一对一的联系。

此外,访问团还在当地(肯尼亚的内罗毕和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进行现场调研,走访当地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并在当地同行的陪同下进入当地居民家中,深入了解当地的卫生服务提供实际情况。让访问团感受深刻的是,当地需要大力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存在威胁当地居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负担,当地居民面临较多公共卫生问题和隐患、卫生系统人员缺乏、条件有限、管理能力薄弱、卫生投入不足,这些都是影响其卫生服务提供、健康水平改善。

通过此次访问,复旦公卫学院和非洲当地大学初步建立起了联系,双方确定了今后工作的联系人、目前可行的合作内容,并就MOU签署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此次访问,也让访问团的各位老师对非洲的当地实际情况有了深入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对于非洲国家在各领域中的优先问题有了进一步明确。这将有助于聚焦下一步的具体合作方向,积极探索在全球卫生领域中非大学合作的内容、形式,积极寻求适合当地需求、中国经验可推广的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

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由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资助,其中OP302项目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文领衔,于2014年启动。该子项目旨在总结各大卫生问题的中国经验,并进行全球健康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此次的访问活动,是对该项目前期研究成果的海外传播,也是该项目中全球卫生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