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踏板普遍高 谁为老年人上下车放低"门槛"

20.10.2015  09:49

  公交车进站,年轻人“”地一下就上了车,老年人则需拉住车门把手,费劲抬腿才能上去。这样的场景,对于平时乘坐公交车的市民来说也许并不陌生。近日有读者向本报反映本市公交车的踏板“门槛”过高,老人上下车不方便,建议像部分旅游大巴一样,增加辅助踏板设施。

  记者调查发现,本市公交车的踏步普遍在36厘米以下,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确实有点高。至于增加辅助踏板设施,由于存在安全等方面的隐患,并不可行。业内人士则表示,方便老年人公交出行需要多方合力。

   “高门槛”让老人犯难

  “我今年83岁了,近年来政府推行敬老卡,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是由于公交车的踏板普遍较高,每次上下车都是一个挑战。希望相关部门给公交车装上辅助踏板设施,降低门槛,方便老年人出行。”市民沈老先生在给本报的信中这么写道。

  本报调查发现,沈老先生的烦恼确实比较普遍。昨日早上,记者在静安寺的公交站点看到,每当有公交车进站,年轻人“”地一下就上了车,好不费力,老年人则需拉住车门把手,费了好大劲抬腿才能上去,下车同样也比较困难。

  在站点上候车的李奶奶告诉记者,她今年75岁,出行基本依靠公交车。李奶奶说,前几年上下公交车没有问题,可是去年初做了膝盖手术后,今年乘坐公交车就觉得有点吃力了,每次上车必须先拉住车门的把手,否则脚很难抬上去,最怕的就是下车,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借力,好几次因为一脚踩空,差点扑倒在地上,因此现在很少一个人单独出来逛了。

   符合规定但对老人不易

  那么给老年人带来不便的踏板“高门槛”到底高了多少?在巴士三公司曹杨路停车场,记者随即对几辆公交车的第一步踏板做了测量,发现最高的在36厘米左右,而低的在32至33厘米。

  记者查阅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发现,第八章第七条明确规定:“客车的第一级踏板高度不大于400mm”,显然这些公交车都符合相关规定。但是这样的高度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一道坎。目前居民的住房,大多以多层和电梯房为主,电梯房对于老年人上下楼来说,没有问题,而多层楼梯的每级高度基本在17.5厘米,很明显,现在的公交车踏板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高。

  那么是否能够像沈老先生建议的那样,给公交车增加辅助踏板设施?对此,巴士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增加辅助设施存在着两方面问题,一是公交车不像旅游大巴,每天上上下下那么多人,增加的构件极易损坏,二是辅助踏板会有一个伸缩的过程,在上下班高峰客流拥挤时,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多方合力解决难题

  那么这个问题就无法解决了?其实按照当初本市公交行业对公交车的进站停靠规定,问题很好解决,只是目前路面情况的复杂程度,让这个规定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巴士一公司工程师黄先生介绍说,当初,公交企业都要求司机进站时,将车辆停靠在离乘客候车台阶30厘米远的地方。由于台阶的高度在12厘米左右,那么36厘米高的踏板高度,其相对高度在24厘米左右,对于大多数的乘客来说,上下车不会吃力。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公交站点上社会车辆乱停泊,电动自行车随意穿行,公交车连进站点停靠都难,更别提标准距离了。

  同样在静安寺的公交站点,记者发现黄工程师的反映也基本属实。在观察的一个多小时内,这个集20路、37路、57路等多条线路的站点,几乎被社会车辆盘踞,不少公交车无奈地在第二根车道就上下客。就算站点有空档了,看到公交车进站,乘客就一拥而上,根本不给司机靠边停车的机会。

  为了方便老年人上下车,公交企业近年来也引进了部分低踏板和一步踏板公交车,数量约占三成左右,但是其踏板的最低高度也在30厘米左右,与老年人的期盼有一定的距离。业内人士表示,进一步放低公交车踏板高度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因为踏板越低,意味着车辆的底盘越低,而过低的底盘,一旦遭遇地面高低不平,或者大雨路面积水时,极易造成车辆损坏。他认为,彻底解决老年人的上下车难题,需要多方合力。社会车辆不要在公交站点附近乱停乱放;乘客在候车时遵守文明守则,不要一拥而上;公交司机则应严格遵守停靠要求,方便老年人上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