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八大举措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3.11.2014  12:12

上海工业采取八大举措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上海经信委
 
      本市工业系统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八大举措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积极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和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

      ​​严格产业准入。创新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新模式,完善调整淘汰约束标准,编制出台了全国首份《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2014版)》,重点指向“压和减”,发布涉及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等12个行业共386项淘汰限制类生产工艺、装备、产品指导目录,倒逼企业加快调整;同时,发布《上海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4版)》,重点指向“新和增”,严格产业准入。​​

      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截至9月底,全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476项(其中危化企业调整项目12项,粘土砖瓦34项),已完成全年目标的95%,90%以上项目属于“负面清单”或“三高一低”行业范围,超过半数对大气污染防治有直接贡献,减少能源消费量27万吨。“十二五”以来,共调整淘汰落后项目2875项(其中危化企业调整项目253项),节约标煤331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10491吨、氨氮249吨、二氧化硫11914吨和氮氧化物6552吨。

      ​​加快推进锅炉清洁能源替代。这项工作是今年市政府实事工程第一项第一件,我们迎难而上,克服企业成本大幅增加、观望情绪浓重的困难,采取切实措施,一区一培训对接、一企一策、一锅炉一方案,扎实推进。截至10月底,全市共完成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1097台(锅炉918台、窑炉179台),已完成全年计划的94%。

​​      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截至9月底,全市共完成清洁生产评估205家,完成验收94家,共实施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945项,中/高费方案118项。累计实施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4558项、中高费方案645项,节约标煤近4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7万吨、COD822吨、二氧化硫6835吨、粉尘766吨。​​

      大力推进清洁发电与绿色调度。通过优化高效燃煤机组替代低效燃煤机组发电调度方案,要求并网发电机组选用高热值低灰分的优质煤发电,安排环保、低污染的天然气机组替代低效燃煤机组发电,2013年全年高效机组替代低效机组基数发电量15.48亿千瓦时,为本市减少发电消耗标准煤量达6.12万吨。此外,开展电厂煤堆场安装密闭料仓试点,研究启动电厂煤堆场封闭改造方案,将有利于减少粉尘。

​​      推进绿色产业园区创建与分布式光伏示范应用。建立绿色产业园区评价体系,推进漕河泾、桃浦、临港、金桥等园区开展绿色产业园区试点,开展绿色照明、绿色建筑、分项计量、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等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示范应用,按照“梳理一批、推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对接了106个项目,约300MW。

      ​​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对接国家推广应用要求,明确部门分工责任,分行业、分领域推进,做好政策配套,加大宣传力度。截至10月底,全市今年已推广新能源车6091辆,新建了465个充电设施。

      ​​做好工业行业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制定了本市工业行业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方案,形成“一套预案体系、一份响应措施企业名单、一项工作机制、一项联动机制”的应急工作格局,涉及27个行业643家企业,并于10月24日开展了工业行业空气重污染应急演练,落实了上海马拉松赛事临时应急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