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决出优胜

10.10.2014  22:40

  “我在外面流浪,回来时/故乡瘦了一圈/……屋后驼背的柳树/头发散落了一地/……屋顶的白云/仍在风中奔跑。”——湖北美术学院的《过故人庄》描绘出一种现代版《乡愁》;

  “大风吹着我和山岗/我面前有一万座村庄/我身后有一万座村庄/千灯万盏/我只有一轮月亮”——上海交通大学柒叁(笔名)的《流浪》,容纳了侠士的豪情、游子的逸气、以及诗人的理想、坚持与内心的温情。

  在喧嚣的生活里,读着这些青春的诗歌,您的心灵是否会受到丝丝的触动和浸润?

  上海热线讯,今天,历时半年的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正式落下帷幕。全球828所高校青年学子借助新媒体“咏诗”、“赛诗”,经过预选、初评、复评和终评四个评选环节,打造了一场盛况空前的诗歌“嘉年华”,在全球大学生中掀起了一股“诗歌”热潮:828所高校青年学生投来6528篇参赛稿件,入围作品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已超过6000万。

  最终,52篇获奖作品从近7000篇参赛稿件中脱颖而出。一直备受好评的现代版“乡愁”——《过故人庄》拿下大赛最高奖项特等奖。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康苏埃拉的《你无法两次在镜中》与天水师范学院文刀的《以倒叙的方式还他一条生命》获得一等奖。二等获奖作品4篇,分别是来自同济大学竹八节(笔名)的《大雪》、西北大学朱遥的《老人》、香港浸会大学夏南的《不急》和上海交通大学柒叁(笔名)的《流浪》。此外,还有三等奖8篇、新人奖16篇、佳作奖21篇。

  “每一条路都通往故乡,而我们却正背向它,行走在消逝中。”特等奖获得者,来自湖北美术学院的彭彪说,“这首《过故人庄》中死去的”墩子叔“可以是我们熟悉的一个人、一段历史,也可以是东方式的传统乡村。

  据介绍,本届大赛的主题是“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主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母语文化为价值导向,面向全球在读高校学生征集原创中文短诗。自5月13日大赛正式启动以来,便受到热烈欢迎,几个月来共收到来自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等在内的全球828所高校的6528篇参赛作品。大赛的举办旨在让大家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沿袭、读到情感和思维的力量,让大学生成为创新优秀文化的主体,并通过新诗这一文化体裁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将“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精髓传承和发扬光大。

  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何言宏等专家也呼吁:诗歌应该成为一种人类面向未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浮躁的世界和快餐化的生活中,现代人更应让心灵与诗歌对话,放慢生活脚步,让心灵在诗意的自由中栖息。

来源:上海热线 2014.10.10

原文: 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决出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