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诗歌与青春同行

11.10.2014  23:01

  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大赛历时半年,由上海交大学子策划、发起、组织,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指导。全球828所高校青年学子借助新媒体“咏诗”、“赛诗”,打造了一场盛况空前的诗歌“嘉年华”。

   大学生对诗歌很热情

  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在全球大学生中掀起了一股“诗歌”热潮。大赛的主题是“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主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母语文化为价值导向,面向全球在读高校学生征集原创中文短诗。自5月13日大赛正式启动以来,反响热烈,共收到来自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等在内的全球828所高校的6528篇参赛作品,入围作品在微博上的阅读量超过6000万。

  “当代大学生对于诗歌的热情、领悟和追求,深深地打动了我”,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主任朱健表示,青年学子寓情于诗,以诗言志,诗里诗外,都值得我们为之喝彩。他们的短诗佳作让我们读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沿袭,读到了情感和思维的力量。大学生理应成为创新优秀文化的主体,而通过新诗这一文化体裁,不仅可以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更可以将“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精髓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赛作品情感真挚

  “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从五月初启动,历时半年。大赛设预选、初评、复评和终评四个评选环节。10位终评评委是:诗人、《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诗人、《南都周刊》总编陈朝华,诗人、新华社安徽分社副总编陈先发,诗人、《半月谈》执行主编周清印,台湾诗人須文蔚,作家、《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诗人、诗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诗评家、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何言宏,诗人、复旦大学教师肖水,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长胡晓明。

  最终,52篇获奖作品从近7000篇参赛稿件中脱颖而出。湖北美术学院彭彪的《过故人庄》拿下大赛最高奖项——特等奖。美国南加州大学康苏埃拉的《你无法两次在镜中》与天水师范学院文刀的《以倒叙的方式还他一条生命》获得一等奖。

  诗人、《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评价说,这届参赛大学生的文学整体水平较高。虽然许多参赛作品在艺术上还显得青涩,形式创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大多情感真挚、朴素,富有青春气息,较少无病呻吟和故弄玄虚,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清新向上的精神面貌。

  “参与诗赛的大学生朋友,不管是稚嫩质朴,还是圆熟通达,都是勇敢、真诚的,有赓续人文情怀的理想,有洞察世态人心的抱负”,诗人、《南都周刊》总编陈朝华评价,通过他们心中的文字,让诗歌精神在庸常逼仄的生活中焕发了烛照青春的光芒,在生活的真实与灵魂的孤傲之间,折射着当下大学校园原生态的认知坐标与梦想图谱。

   应该重视校园诗歌

  诗歌应与青春同行。然而,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诗歌生存的土壤并不肥沃。

  主办者、上海交大研究生马仁义告诉记者,大赛筹备期间,不断有人问,现在还有人写诗吗,万一没人投稿怎么办。其实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几乎每个中国大学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诗歌体验,很多大学生都曾有过诗歌创作的冲动或经验。

  但这次大赛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让专家忧心。“这些诗歌有的相当出色,但也普遍存在着因袭套路的问题。”臧棣认为,“问题的责任主要不在学生,而在我们的诗歌教育。特别是针对年轻学子的诗歌教育,普遍存在着僵化和落伍的问题。”“我们的诗歌教育面临着最迫切的任务,依然是摆脱既有的诗歌偏见,不断打开人们的诗歌视野,以便让人们在更开放的诗歌可能性中,选择自己认同的诗歌”,臧棣说。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何言宏等专家呼吁:诗歌应该成为一种人类面向未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浮躁的世界和快餐化的生活中,现代人更应让心灵与诗歌对话,放慢生活脚步,让心灵在诗意的自由中栖息。

  作家、《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说:“什么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就是心里还有诗歌的时代。年轻人都是天生的诗人,留下最好的一首诗,就和留下最美的一张照片一样,值得长久回味。

来源:光明网 2014.10.11

原文: 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诗歌与青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