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志平介绍全国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改造情况

21.07.2015  19:3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有关指示要求,国土资源部按照优化再造矿业权统一配号发证流程,进一步强化配号系统监管服务功能的总体要求,对全国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于今年4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
  究竟这项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落实得怎么样呢?7月16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了全国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升级改造情况介绍会。会上,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副司长薄志平从全国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升级改造重点、实施效果及实施意义三个方面介绍了全国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的升级改造进展情况。
   工作重点:优化再造现有配号流程
  统一配号系统升级改造前,对各地在配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方式是由基层层层行文上报到部,有的还需要省厅另外向部补充说明有关情况,使得配号周期长、效率低。
  对存在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在今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充分发挥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功能,把重点转到加强监管和为地方基层服务上来”的要求。国土资源部领导还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审定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升级改造问题,特别要求要进一步发挥好配号系统的监管功能和服务功能。
  这次配号系统升级改造遵循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监管功能和提升服务水平”三个原则,总体思路是“明晰权责、优化流程、提高效能、强化监管”;在“谁发证、谁负责”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配号流程进行优化再造,从而实现提高效能和强化监管的双目标,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优化流程要求,实现分类处理不同类型问题。此次对系统的升级改造,区别对待配号中碰到的不同类型问题,采取以下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国土资源部规定单一或明确的,全部实现人机互动,计算机自动判别,符合条件的,系统自动配号;对于现在需要层层行文上报解决的情形,由发证机关利用系统提供的选项或“补充说明”功能,选择或补充依据或理由后,予以配号;针对那些定义明确不存在例外情况的规定,以及重要基础登记数据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配号。
  二是完善系统更正功能,自主更正基础数据。对于因工作失误所造成的基础数据错误的情况,此次升级强化了更正功能。各发证机关可以自主据实修改更正,也不需要像以往一样,层层报文到部来请求更正。
  三是强化动态监测事后监管,全程留痕、备案存查。配号系统升级完善后,在提高配号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力度。一方面,配号系统自动记录、永久保存各级发证机关配号提交的所有数据、发证依据、责任人等基础信息。另一方面,建立配号情况通报制度。对各地配号发证情况进行分析,定期通报全国矿业权配号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提醒,对异常情况多的地区,必要时进行实地核实。发现违规发证行为,责令整改纠正。
   实施效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经3个多月的运行,全国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运行稳定,在强化矿业权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
  一是配号系统运行正常,效率明显提高。截至7月15日,升级后的配号系统接收配号申请16845次,其中15823个项目成功获得配号,配号成功率为93.9%。项目配号效率明显提高,约10.7%的(1804个)项目在配号过程中,因审批权限、矿业权设置方案、出让方式等原因被拦截后,不再层层上报文件到国土资源部,而是使用补充说明功能填写配号理由和依据后通过配号,总体来看,各发证机关的填写规范、理由充分;约2.4%的项目(411个)受到“红线”的拦截,主要是因为基础数据项不准确等,未通过配号。
  二是为基层发证机关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咨询和服务。在配号系统升级后,为了保证发证机关能正确使用升级后的功能,国土资源部专门成立了配号问题协调小组,协调小组通过热线电话、电子邮件、QQ群等多种形式,提供及时的政策咨询和技术咨询,确保发证机关在配号中“一般问题能够马上解决,复杂问题能得到及时妥善研究、处理和反馈”。3个多月来,协调小组成员共接到电话近1500次、电子邮件近157封、QQ群咨询1200余次,并汇总整理常见技术问题31个、政策问题10多个,拟编制成常见问题解答手册,便于各个发证机关查询使用。
  三是滚动公告了一批有效期不足120天的项目。截至7月16日,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公告了有效期不足120天的探矿权381个(涉及矿业权人267家)、采矿权31个(涉及矿业权人27家),网页日访问量340次以上。政务大厅对其中有效期仅剩1天~2天的项目还进行了电话提醒。部分被公告的矿业权人及时提交了延续申请材料或注销申请材料。
   实施意义:矿业权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按照加强矿业权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为全面实现及时掌握全国矿业权设置情况,推进全国矿业权登记数据库建设,国土资源部于2007年、2008年先后在全国开始实行非油气矿产探矿权和采矿权统一配号制度。
  配号制度的内涵是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在对矿业权申请审查准予登记后,通过互联网向全国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提交登记数据,获取系统统一配发的许可证证号。这个证号就相当于探矿权、采矿权的“身份证号码”,其中探矿权证号18位编码,采矿权证号23位编码,按编码规则各号位包含发证机关、发证时间、矿业权获得方式、勘查或开采矿种等基本信息。统一配号具有编码规则统一、许可证号惟一、证号永久等特点,实现了国家对矿业权的统一管理,从而也是对矿产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这项制度实施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矿业权统一配号规范了各级矿业权审批发证行为。我国探矿权实行的是部、省两级审批发证,采矿权是部、省、市、县四级审批发证,涉及发证机关3000多个、150多种探明资源储量矿种。配号系统依据现行制度,对配号申请从审批权限、出让方式、产业调控、公示公开及合理布局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坐标范围等重要数据格式、内容和逻辑合理性上,进行合规性检查,对符合有关规定的申请予以配号,有效推进了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有效减少登记工作中的失误。
  二是矿业权统一配号有效维护了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统一配号制度的实施,根本性地改变了过去各级矿业权登记发证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完整、更新不同步、信息不共享的状况,确立了登记机关矿业权信息的权威性,避免了因信息不共享或者共享不及时而出现的重复发证情况,保证了矿业权登记信息的完整、规范和准确,保障了矿业权人合法权益。
  三是矿业权统一配号推进了政务公开和社会服务工作。以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为基础支撑,国土资源部开通建设了矿业权市场网,实现了矿业权交易信息“六公开”、矿业权登记信息公告及矿业权登记信息查验三大功能。据统计,2010年4月以来,全国共有6.25万项次审批信息在统一平台公示公开,公告矿业权登记信息50.5万项(从全国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上线以来),为社会提供查验服务41.65万次。
  四是矿业权统一配号提升了矿业权日常管理水平。通过统一配号系统,不仅改变了过去各地分别统计、集中报部汇总的落后统计方式,使部能够及时全面进行统计分析,实时掌握了解全国矿业权市场状况,同时进一步夯实了“一张图管矿”综合信息监管平台的核心数据库基础,有力支撑了储量、规划、执法、潜力评价及土地复垦等管理工作,构成了监督管理的主要平台和抓手,也为部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研判全国矿业权市场形势和政策影响提供了支撑。
  统一配号系统升级改造后,有效解决了以往各地在配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化了程序,缩短了周期,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