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三代优秀党员代表与机械动力学院2014级新生党员分享感悟[图]

09.10.2014  13:55

10月8日下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思源致远,扬帆启航”2014级新生党员教育大会在高田会堂举行。机械动力学院1969届校友金烨教授、1984届校友王如竹教授以及2006届校友易培云老师作为特邀嘉宾,与200多名本硕博新生党员畅谈、分享人生中的“成长与感悟”。机械动力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学生党总支书记顾希垚、学生党总支成员出席大会。大会由机械动力学院学生党建联合会书记汪喆主持。

金烨现任机械动力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曾任计算机集成制造所教工党支部书记、上海市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华东分会理事长、上海市第七届科协委员;王如竹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易培云曾获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交大十大人物、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他们三位既是老中青三代杰出的机械动力人,又是老中青三代优秀的共产党员代表。三位嘉宾毕业于不同的时代,有着各自的成长经历,也有着丰富的人生感悟,他们身上闪耀着交大人共有的光荣标签。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金烨结合自己入党四十年和担任二十余载教工党支部书记的经历,用自己点点滴滴的感悟回答了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思考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入党”和“怎样做一名党员”。他语重心长地谈到:“入党不是投资,不能怕风险,更不能求回报,入党就是为了奉献”。说起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发生的转变,他激动地表示“中国梦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改革和发展”。金烨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却对年轻人的生活十分了解,面对微信等新媒体上大量不实消息的传播,他告诫大家,青年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不要盲目追从、人云亦云,看问题要有自己的思考。

国家为重,顺应潮流

王如竹梳理了共和国一个甲子以来每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把自己人生每个阶段经历的重大抉择和思想转变穿插其中,讲述了自己将个人命运前途和国家民族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故事。从六十年代阶级斗争、上山下乡,到七八十年代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再到千年之交和新世纪的国际风云、中国崛起,这是国家的发展主线;从参加高考,到出国留学,再到立志科研、教书育人,这是他个人的成长主线。“没有国家的强大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一个人只有以国家为重、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王如竹深情感慨道。他用“文化、团队、激情”六个字寄语新生党员把握当前的机遇,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传统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团队精神和满腔的热情,用科学知识和创新意识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砥砺品行,成就学问

易培云用唐文治老校长名言立题,从品行和学问两个方面回顾了自己2002年入校以来到如今留校任教十余年的学习工作经历,并为在场学生党员提出了很多切实高效的建议。他动情地说起自己出身于贫困家庭,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全靠国家的资助和学校的关心,这不仅让他更加珍惜机会、潜心学习,更让他明白了感恩奉献的道理,在学习之余积极投入到学生工作和志愿公益中。易培云将自己取得的成功概括为“起得早、干得多”,鼓励学生党员“自信、乐观、积极、勤奋”,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做人知足,做事知不足,做学问不知足”的人生箴言。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三位嘉宾分别谈到了交大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金烨认为交大学习工作的50年给他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开阔的视野;王如竹强调交大对学生的“高标准、严要求”为他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易培云感慨交大教会了他感恩和担当。三位嘉宾还各自用一句话为在场学生党员寄语。金烨告诫青年人要品行和学识并举;王如竹勉励大家“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易培云希望大家能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交流最后,学院学生党员向三位嘉宾赠送了精心准备的肖像漫画。

会上,全体新生党员肃立,高举右拳,在鲜艳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学院学生党建联合会进行了2014年招新宣讲。最后,2014级新生党员教育大会在嘹亮的《歌唱祖国》大合唱中落下帷幕。

三位学长以切身的经历、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感情、深刻的哲理分享自己的“成长和感悟”,在新生党员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被老中青三代优秀党员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奉献以及对梦想的执着深深感动,他们要将这份感动转化为力量,向三位学长学习,将交大人的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光荣传统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