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免税店人气爆棚原因:价格优势足 购物体验好
■见习记者 杜晨薇 本报记者 唐烨
刚刚过去的8月13日、8月14日,上海市中心大型免税店——中服上海免税店迎来营业后首个周末。由于人流过高,店方只得取消之前的预约入场制,实行限流,而且入店消费者必须持有效护照。
8月8日开业以来,在基本没有大力度促销的情况下,中服上海免税店单日平均营业额达100万元。这家免税店究竟因为什么吸引这么多消费者?从火爆的排队现象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免税店目前呈现的这种“排队效应”,能不能在其他商业体中得以复制?
细分市场,切中女性消费需求
女性消费者在实体商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护肤品、服饰、鞋包等商品上存在刚需,又作为家庭代表主导着一个家庭的日常消费
“中服上海免税店目前不销售烟酒。”在免税店内,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营业员对不少前来想买烟酒的消费者这样说明。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中服免税店的人气。
刚刚过去的首个周末,早上10时开业前,店门口已有200米队伍排着了,不少消费者预估要排1到2个小时才能进店。为了保证店内购物环境舒适,店方不得不取消此前的预约券,实行限流,基本上每15分钟放一批人进去,而且进店的消费者一定要持有效护照(自入境之日起180天内、年满16周岁的中国籍旅客护照)。
为何缺少烟酒品类的免税店还会有这么高的人气?业内人士分析,现在家庭消费主导者一般是女性,女性不但要为自己购买商品,还要为孩子、配偶购买商品。免税商品本身定位相对中高端,品类很多,这些商品的购买决定权又大多掌握在女性手中。所以,即便没有烟酒销售,中服免税店的人气应该不会受太大影响。何况,烟酒本身在机场免税店有售,相关政策对可购买数量都有严格限制,一般消费者在机场免税店购买过烟酒后,就没有额度再到市中心免税店继续购买了。
据记者观察,在免税店内,年轻白领与阿姨妈妈群体是绝对的购物主力。记者询问了十余位年轻女性顾客,她们中不少竟然都是专程请假前来购物的。一位年轻白领说:“午休那点时间怎么来得及买,今天是特意请假半天来购物的。这里商品多、环境好,可以好好逛逛。”记者发现,这些年轻购物者在彩妆区和香水区停留的时间较长,有些顾客不断向导购人员征询意见,还有一些则直接拿起喜爱的口红或是眼影试用装,对着镜子涂抹。
上了年纪的购物者也有不少,不过主要集中在二楼食品区、锅具区,以及一楼护肤品区。其中,保健食品、巧克力、护手霜等是阿姨妈妈较为关注的商品类别。刘阿姨就住在附近,与两位同伴一起来购物。刘阿姨是特地到店里为刚满月的孙子选购奶粉的,她的同伴则看上了旁边货架上的麦卢卡蜂蜜。在营业员指导下,阿姨们往购物篮里塞了七八瓶蜂蜜。同来的王阿姨一进门便直奔一楼的欧舒丹专柜,“之前一直用这个牌子,今天带着朋友来试试”。
事实上,长期以来,女性消费者在实体商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她们自身在护肤品、服饰、鞋包等商品上存在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她们作为家庭代表,也主导着一个家庭的日常消费。因此,许多商业体都纷纷引入高端的亲子类、女性服务类业态,就是为了抓住这一群体。而中服免税店的商品品类,如香水、化妆品、奢侈品、奶粉等,恰恰切中了年轻白领与阿姨妈妈等女性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细分市场明确,生意自然不差”。
记者在店里还碰到已经逛了两个多小时的江女士,她说,这里很多免税品在机场免税店也很少看到,所以仅从价格角度考虑明显不妥。比如,宋仲基代言的韩国电饭锅,还有英国瓷器、德国锅具、日本出品的口罩、美国出品的宝宝润肤油等,品种很多、分类很细。细心的江女士还发现,中服免税店内有不少品牌、优惠套装与产品系列,外面商场都买不到。
中服免税店销售数据显示,自开业以来,销量最大的商品类别依次为:香水化妆品类、皮具、奶粉、巧克力、厨具、瓷器、腕表、小家电。其中,女性关注的香水化妆品所占的比重尤其大。在销售情况最好的十大品牌里,有9个为女性消费者较为关注的化妆品牌,1个为男性消费者更关注的腕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