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泳池有望强制限流 一兆韦德浦东分店等泳池抽检不合格

01.08.2014  12:36

卫监人员在“热带风暴”检查水质

  东方网8月1日消息:据《i时代报》报道,炎炎夏日,申城游泳场所已进入客流高峰。高峰时段泳客“下饺子”,极易导致水质不合格。昨天,市卫生监督所公布7月以来对游泳场所监督检查结果:一兆韦德浦东、普陀两家分店,新金仕堡黄浦店等11家尿素、余氯不合格;上海体育宫等7家水质抽检存在细菌总数、大肠杆菌两项微生物指标不合格。

   泳客变多水易变浊

  目前,上海对外开放游泳场所600余户,其中小区会所游泳池约300余户,宾馆游泳池150余户。近期对231家游泳场所水采样抽检的结果显示,7家水质抽检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其中,上海市体育宫、上海美兰湖酒店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国际会议中心等5家细菌总数不合格;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游泳池等两家大肠菌群不合格。目前,经过整改,监督部门对于初次检测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游泳场所均重新再次检测,微生物指标均已合格。

  另外,还有11家泳所在抽检中检出两项及以上余氯、尿素、浊度理化指标不合格。其中,一兆韦德浦东七分公司、普陀五分公司,新金仕堡黄浦第一分公司,美兰湖皇冠假日酒店等游泳场所均检出尿素、余氯不合格。

  据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天气持续高温,游泳人数不断增加,导致部分场所出现硬件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接待需求,消毒剂过量投放或过少投放,造成泳池水游离性余氯不合格,引发安全隐患;另外,部分游泳场所由于新水补充不够及时、部分泳客未经过淋浴即入池造成体液污染池水等原因,出现尿素等指标超标现象。

   今后泳池限流或有行业规范

  限制人数对于控制泳池水质很重要。据卫生监管部门专家介绍,目前相关部门对于泳池的人数限制有推荐标准,但并非强制要求

  今后泳池限流的规定有望纳入上海地方标准,变身行业规范,届时游泳池有望告别“下饺子”的场面。据专家透露,相关公共卫生条例正在修订当中,最快今年年底实施。其中酝酿添加条款:“公共游泳场所应当按照人工游泳场所人均水面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的标准控制入场游泳人数,正在场内游泳人员达到上述标准时,公共游泳场所应当及时停止接纳新的游泳人员入场。

  专家也指出,此举虽然能保证游泳环境和水质质量,但执行起来确实存在难度,所以相关条款仍在商议之中。不过,将来有条件的游泳池可以实行预约制,引导市民错峰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