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难"超越"价格高" 成阻碍新能源汽车首要瓶颈

25.07.2014  10:49

  东方网7月25日消息:尽管近期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利好不断,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充电难”已经超越“价格高”,成为阻碍新能源汽车应用的首要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政府和市场在其中各自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充电难,到底有多难?黄女士的力帆电动汽车开了已经有三年半,里程超过了6万公里,但时至今日,她还是从四楼的家里拖一根十几米长的电线,来给车充电的。安装正规的充电桩,协调了一次又一次,依然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还是有固定车位的:

  【还是老样子,要业委会同意,至少要三分之一以上的业主同意吧,你得挨家挨户地去签字,个人去跟各方面协调这个东西太难了。】

  家住浦东的章女士上个月兴冲冲地把特斯拉开回家,要在自己的产权车位上树立充电桩,也是卡在物业公司上,理由是“找不到政策依据”。上周二电台《区长面对面》节目中,她打进电话求助,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当即要求予以协调推进。然而,一个多礼拜过去了,依然没有取得进展:

  【上个星期五的时候又开过一次协调会,街道、电力公司方方面面全都到了,开了两个多小时,领导也说这个试点,先试一下,最后物业公司还是不愿意敲这个章。】

  政府的导向很明确,但物业公司才是“现管”,既然不是自己的事,很多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皮球踢给业委会和消防部门的,也不在少数。这使得目前购买荣威550和秦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消费者,很大比例完全不充电,就当是混合动力的汽油车在开。这种情况下,政府补贴,免费牌照投下去,意义又在哪里呢?

  好在这一问题并非无解。比如,在高瞻新能源汽车公司掏钱买车的消费者,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首席财务官徐维瀚说,充电桩进小区,他们已经办成了1000多例:

  【我们的成功率是95%,那5%是因为没有固定停车位,实在协调不下来,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固定车位的,我们协调成功了。(是您的同事们协调能力特别强还是商业模式?)商业机密,我们有自己吃饭的家伙。(把各方面的利益协调到一起?)上量的,规模化的必须有个标准的流程。】

  尽管他对具体协议的细节讳莫如深,但商业模式创新,让其中牵扯的部门把“人家的事”看成“自己的事”,显然比政府行政指令更有效率。

  安装好充电桩,还不能完全解决充电难问题。黄女士就多次碰到望“”兴叹的窘境:

  【不是有充电桩你就可以开过去充了。不同公司装的桩,用法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手机充电器一样的,荣威550充电的口和我也就是不一样的。】

  据记者了解,上海市面上的充电桩,至少存在3种标准、5种充电模式,尤其是进口电动汽车,几乎是各充各的。徐维瀚呼吁,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是统一标准,否则投入越大,浪费也越大:

  【你要大规模铺设基建,有三到四个标准,充电桩价格不会便宜,就算国标统一了,进口车的标准不统一,一样的,针对每一个标准建充电设施,等于是资源浪费嘛。】

  以上由东广记者孟诚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