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看病难成常态 娃娃何时能在家门口看病

03.02.2016  16:14

  儿童看病难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顽疾,“挂不上号、住不进院、急诊不急”成了儿科医院的“通病”。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两会”中,儿科又成为代表们关心的焦点。许多代表就儿科发展提交了代表建议。而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促进和完善家庭医生及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专题审议会上传递的信息,将让市民对申城儿科的发展更有信心。

   儿科医生人数更多

  儿童约占上海总人口的6.5%。上海近几年出生人口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近几年新生儿出生数达每年二十多万。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出台,儿童数量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儿童就医难的矛盾将愈发突出。

  张丽丽代表认为,在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下,儿科医疗机构用药少、检查少、手术少,儿童医院的利润较成人综合性医院比普遍偏低。儿童疾病谱与成人相比相对狭窄,特殊检查项目少、用药少,儿童医疗收费较低。

  与此同时,儿童看病的陪护人员较多,医院的水电煤等公共投入较大;儿童天性顽皮,医院固定设备的损耗较大、使用周期较短。儿童病情变化迅速,要求医护人员付出更多的精力加以观察、监护。因此,儿科相对成人科室而言,成本大而利润少。

  据了解,全国的儿科专业在1998年取消后,上海交大医学院于2012年恢复了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的招生,目前已累计招生160人,今年的招生计划将扩大到60人,首批30名学生将于2017年毕业。

  复旦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也将于今年开始专门招收儿科方向学生,预计每年新增100人。

  近期,卫生部门还将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加大儿科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儿童保健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以及通过全国招聘、延迟退休年龄等方式,努力保证有足够的儿科医生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