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儿科麻醉医生掠影:感知"归于风平浪静"的成就

20.09.2015  05:29

原标题:感知“归于风平浪静”的成就——儿科麻醉医生掠影

签字确认手术前,麻醉医生正在耐心地解答家属的问题。

麻醉医生王伟正在低声安慰一名小患者,消除病童的恐惧心理。

临近午夜,值夜班的麻醉医生王伟才有点儿时间为当天的工作写一下记录。

麻醉科主治医师庄培钧正用被药瓶划破的手指为小患者手术。

从业22年的儿科医院麻醉科主任王炫(右一)正在观察手术的进展。

  “了却一切外科苦、麻醉济生君勋殊。往昔手术撕心碎、君握科学解病除。”19世纪中期,当美国医生威廉·莫顿首度将麻醉技术应用于外科时,人类医学史迈向分水岭,莫顿医生离世后,这段话成为他的墓志铭。自莫顿开始,开刀手术并不意味着无限痛楚。

  麻醉医生,与许多临床医生有着最显著的不同。通俗来讲,对麻醉而言,“什么事”都没有,一切归于风平浪静,便是最大成就。

  闵行区万源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手术间门口,麻醉科主任王炫诉说着从业数十年的故事:无数台手术安然操作,很多时候,麻醉需要渡过哪些险关,除了自己几乎无人知晓。然而,成就感并不会因孤独而消失,看着孩子们醒来、康复、重见笑颜,心底里总会生起莫名感动,为曾帮助过他们独自欣慰。

  2个月的男童,先天畸形,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心功能不全导致心脏变得很大。送往儿科医院时,男孩心脏射血分数仅为20%(正常值应为70%至75%),肺水肿、心律失常接踵而至,男童生命随时骤停。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争分夺秒手术,才可能获取一线生机。在王炫看来,这样的麻醉难度称得上挑战:麻醉对心功能有抑制作用,患儿心脏情况不乐观,剂量的把握“锱铢必较”。王炫将以往1份诱导药分成了5份,一边死盯着监测仪上的血压、心率、呼吸,一边缓缓注射入患儿体内。

  为了这次手术,此前他参加了数次抢救方案准备会,各种后果与处理方式均斟酌到位。王炫介绍,“功夫在事前。麻醉犹如手术的基石,我的职责是做好准备工作、为外科医生创造好条件。”随着第5次诱导药注射进体内,患儿渐渐熟睡了过去,手术有条不紊开展起来……

  麻醉的艺术,需要细细品味。

  王炫坦言:初入行时,麻醉的学问无法一下子掌握,麻醉与外科手术的疗效之间因果关系,亦不很熟悉。直至坚持了8、9年后,医生感觉渐入佳境:临床上掌握了许多职业技能,哪种疾病、哪种患者需要怎样的麻醉方案设计,游刃有余。成就感随着技术的娴熟,凸显而出:每台手术成功后,患儿顺利苏醒,一切再次归于风平浪静。

  然而,那段最初的成长期,过程苦不堪言。数据显示,目前儿科医院年均手术量高达1.7万台,每天开展手术50台至80台,其中30%是大手术、70%是小手术。手术量日渐增加,麻醉医生人数却面临严重不足,整个麻醉科仅有17名医生。去年夏天,麻醉科周志坚医生从早上8时进手术间,直至凌晨1时才得以出来,刷新了日均工作最长时间。有的人因为压力过重,选择离开;有的人望而却步,宁可不来。人手“只出不进”,工作日渐繁重。

  长年超负荷,是麻醉医生并不愿多提及的苦楚。骨折、阑尾炎、嵌顿疝气、肠套、急腹症、脑外伤……急诊手术说来就来,麻醉医生必须及时到位。夜间10时,医生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量,开车回家,才刚停车完毕,急诊一个电话打了过来,一名脑外伤患儿急需开刀,必须立即手术,再度开车驶向医院。每个人几乎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由此,成为常态、成为习惯。

  苦与累,尚且可以承受,对许多麻醉科专家来说,人手短缺导致的学科发展受限,更为要紧。王炫直言:如果人手能更加充足,能让医生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适当脱身,麻醉学科就有更好的发展。以儿科麻醉为例,孩子与成人不同,面对手术他们更为恐惧、紧张,怎样平复患儿情绪?怎样安抚年轻家长……内中大有学问、值得深究。

  从帮助患者摆脱痛楚,到尽可能让患者感受舒适,医学发展百余年,莫顿医生当年的理念仍在不断践行、不断改善;享受昌明技术之时,那些为外科技术创造条件、只求无事发生的麻醉医生,亦不应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