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儿科门诊爆棚之后:医生抱病仍坚守岗位

25.12.2015  08:35

  记者昨日采访多家儿科专科医院获悉,自本周一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紧急发布141家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呼吁常见病、多发病患儿的家长尽量分流就诊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新华医院门急诊总量12月21日、22日降幅达10%左右。然而,在部分综合性医院、二级医院中儿科门急诊量却略有增幅,总体来看目前儿科门急诊就诊秩序平稳有序。

  在儿科门急诊高峰持续两周多时间里,早报记者从多家医院获悉,儿科医生抱病上班的情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专家呼吁,在就诊过程中能有序候诊,对儿科医生能多一份理解与支持。

   专科医院门诊量下降

  昨日上午10点38分,早报记者在位于泸定路的上海市儿童医院新院看到,就诊人数相较上周明显下降。

  在急诊区域,各收费窗口前仅有五六人在排队,候诊区域若干张椅子都空着,预检台处排了10人不到的队伍。工作人员告诉早报记者,当天预检人数相较于前两天高峰时少了近1/3。

  据儿童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介绍,本周前两天该院两个院区门急诊总量较上周均明显下降。据统计,上一周门急诊日总量均维持在8000人次以上,12月21日门急诊量为8035人次,22日门急诊量降至7244人次,降幅约10%;普通诊疗人数也从4520人次下降至3762人次;急诊人数也有所下降,以新院为例,22日急诊量达到1222人次,较21日少了120多人次。

  同样的改变也发生在其他儿科医院。

  据儿科医院门急诊办公室统计显示,12月21日门急诊量为8956人次,22日已经降至7910人次,和上周同期相比,下降近一成。

  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相关人士透露,随着该院就诊人数的下降,目前排队等待时间也相应减少,尤其是夜门诊和急诊就诊人数下降明显。

  此外,新华医院统计数据显示,12月22日儿科门急诊总量为3000人次,较入冬以来3500-4600人次的日门急诊量下降明显。

   综合医院急诊量微涨

  然而,早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儿科专科医院门急诊量下降的同时,一些综合性医院儿科门诊、二级医院儿科门急诊量有小幅增长。如东方医院21、22日两日门急诊量较上周增长13%~15%。

  昨天中午,静安区中心医院急诊大楼三楼的儿科诊室依旧几近爆满,楼梯过道里都挤满了带孩子看病的家长的身影。

  在儿科的科室里,除了专家门诊外,诊疗室、雾化室和留观病房皆已满员。在狭窄的走道里,几个护士几乎一直在忙碌着,一有家长呼唤,她们就得跑过去。

  在专家门诊室里,早已站着十几个家长,即便没有轮到他们,他们也按捺不住,一个劲地堵在门口,伸长脖子看看。一名家长坦言,等了半小时,他快坐不住了,心里想着“应该快轮到我了”。

  儿科主任、主治医师顾申枫说,这两天前来就诊的儿童人数达到了一个高峰,日均可达280人左右。

  瑞金医院的儿科门诊医生也在接受考验。

  儿科210诊室,主治医师周莹从早上5点坐到中午,腰部坐得有些僵硬,下眼睑有些黑肿,神色略显疲态。“昨天太忙一晚没回家,下班后就睡在医院的休息室里。”这时,她口袋里的电话突然响起,她没有去接,也没时间去接。

  “每年到这个季节都是这个样子,早就习惯了。

  专家分析,一方面本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紧急发布141家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指导部分患常见病、多发病的患儿家长分流前往综合性医院、二级医院等就近诊疗,另一方面为避免近两天的雾霾天气给孩子造成更大伤害,不少家长选择不外出,同时,随着相关科普信息的传播,患儿家长也开始理性就诊。

   医生带病上岗很普遍

  在儿科门急诊高峰持续两周多时间里,早报记者采访多家医院获悉,儿科医生抱病上班的情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以儿科医院为例,医院门急诊的医护及便民的服务人员中,近1/3的人员近日都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感冒,但很少有人请假,医院的医疗力量并没有下降。

  而就在12月22日中午,儿童医院一名医生因感冒咳嗽身体无法支撑请假,医院为了保证儿科就诊秩序,在第一时间采取分流,延长其他在岗医生的工作时间,并随时准备调派其他医生做紧急支援。

  儿童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李锦康指出:“近段时间,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下班比以往都延迟2小时。

  此外,一些怀有身孕的儿科医生同样加班加点坚守在岗位上。“按常理说,孕产妇每天工作时间是7小时,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但目前她们加班到傍晚6点已成常态,往往晚饭只能在医院解决,回家至少要7-8点了,第二天一大早又要赶到医院。”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指出。

  在新华医院儿内科,目前已经有3名医生因感冒发烧、慢病等因素无法在工作岗位上持续超负荷工作,此外大部分医生都加班加点、抱病工作。

  瑞金医院主治医师周莹坦言,太忙了,中午根本没有吃饭的时间,经常是饿着肚子工作,实在忍不住,就去便利店买几个便当、饭团或三明治,吃饭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增加其他同事的工作量。“这么高强度的连续工作,身体很容易熬出问题,急诊的一个同事已请病假,她自己一岁的孩子还高烧腹泻近一个星期。

   爱心志愿者温暖医院

  连着两周的儿科就诊难的现状同时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随着多家儿科专科医院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本市来自各行各业的一些热心公益的个人、单位团体报名踊跃,其中有来自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律师、白领、在校大学生、全职妈妈等。

  12月22日,一名75岁志愿者魏先生来到儿童医院报名志愿者工作。院方透露,这名爱心人士甚至带来了自己的毕业证书,证书上写着他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他强烈要求做咨询导医工作,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医务人员。

  此外,来自普陀区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沈小姐也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理解医务人员的辛苦,怀着对医院运营的熟门熟路,她做起志愿者来自然得心应手。据其透露,因她的工作节奏是做二休二,可以自己协调空闲时间,而就在上岗志愿者前一天她才上好大夜班,但志愿工作对她来说“很有意义”。

  42岁全职妈妈志愿者张女士坦言,之所以报名是因为自己感同身受带娃看病的不易。她主要负责在医院门诊大厅3楼提供帮助,如帮助家长给孩子泡奶粉等。“去年我的孩子经常生病,知道挂号你可能得排队两小时,打点滴排队两小时,取药也要排队,看一次病要在医院耗上个四五个小时,这段时间里如果有个人能帮助你、陪伴你,会让人感觉温暖。

  儿童医院社工部负责人钮俊告诉早报记者,该院招募志愿者信息20日下午发布后,截至昨日中午12点,已经有133人报名,“这些报名人员我们均会逐一登记,目前已经有36名志愿者上岗,周一至周五上岗人员主要为全职妈妈、退休人员等,周五周六主要为学生、在职青年等,而上海第五建筑公司目前以团队报名的形式,负责28日至31日四天的志愿者导医工作,华师大附属幼儿园的老师则会在24日上岗一天,此外还有妇联等单位也积极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