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全民健身300指数为254分 总体令人满意

30.09.2016  18:03

  

  《2015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公告》(简称“300指数”)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本市全民健身300指数为254分,全民健身总体发展情况令人满意。其中,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40.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76平方米,人均全民健身日常工作经费达17.3元。

  2015年全民健身发展300指数为254分——满意

  “300指数”继续平稳上升,其中“健身环境”发展指数与2014年持平,“运动参与”及“体质健康”两项发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三项指数更趋于均衡。全市各区县“300指数”的高低差值为54分,与中心城区相比,郊区呈现出更大的差异性。

  “健身环境”发展指数为85分——满意

  “健身环境”指数总体与往年持平,各区县发展相对均衡。“政府主导”、“财政经费投入”和“市民满意度”三项指标处于绿色的“满意”区域,而“场地设施建设”位于蓝色的“比较满意”区域,反映出场地设施的供给种类、供给总量及服务开放的水平,与市民不断提高的期望之间仍存在差距。

  “运动参与”发展指数为86分——满意

  “运动参与”指数保持上升势头,反映市民参与健身队伍日益壮大,市民健身需求不断细分。其中,“健身组织与团队发展”、“科学健身指导”处于“满意”区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和“健身活动状况”处于“比较满意”的区域。

  “体质健康”发展指数为84分——满意

  “体质健康”指数较2014年有所提升,其中“体质测试服务网络”与“体质研究和运动干预”两个二级指标在2013年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处于蓝色的“比较满意”区域,而“体质达标”指标则继续呈现稳定增长,处于绿色的“满意”区域。

   运动参与:

  快走慢跑仍是市民最爱

  上海市民体质已经连续三年领跑于全国,之所以能够多年排名全国第一,与市民健身意识的提高,以及上海常年开展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密不可分。

  四成的市民经常参与锻炼

  2015年“300指数”显示,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40.8%,与2014年(40.4%)相比基本持平。根据调查显示,快步走和慢跑、羽毛球、篮球、广场舞等项目依然是市民最为喜爱的项目。足球首次跻身前十。在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进行足球改革的大背景下,青少年足球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关注。2015年本市共挂牌10家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形成了以市体校、市足协为总部基地,9所全市区域性分部基地为支撑的青少年精英足球培训基地阵营,为普及与推广青少年足球活动搭建了平台。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本市市民参加体育锻炼最主要目的是增进健康,占比66.8%,此外,提高运动能力、减肥塑身、增加身体活动、治疗疾病等比例都有所提升,表明市民更关注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提升功能。

   影响上海市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全市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也在发生着细微变化。“不懂锻炼方法”的因素占比首次超过“场地设施较远”因素,成为制约市民参与健身锻炼的第三大原因,此外“工作负担重”的影响在不断上升。

  体育健身培训是块“大蛋糕

  2015年,上海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各区县共举办8071场(次)全民健身活动和赛事,共有173万人次参与,其中人数达200人以上的占到活动总数的26%。全市举办最多的比赛项目依次为操舞类、休闲棋牌、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田径(路跑)、健身气功、飞镖、拔河和社区九子。

  目前,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为50376名。在健身组织与团队发展方面,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931个。其中市级体育协会93个、体育基金会3个、区级体育协会292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26个、其他体育健身俱乐部317个。本市现共有在册体育健身团队38249支,较2014年增长7.2%,其中,社区健身团队数量为29186支,学生体育团队为9013支。80.7%的健身团队规模在30人以下,主要参与棋牌、门球、中国象棋、柔力球、瑜伽等项目;人数在30至100人的中型健身团队,主要参与操舞类、羽毛球、乒乓球、健步走、慢跑和篮球(含三人制)等项目;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大型健身团队主要从事健身操(含踏板操)、广播操、腰(扁)鼓、太极拳以及体育舞蹈等项目,集体性项目的健身团队规模大于个人项目。

  事实上,从“去运动”到“科学运动”,市民健身行为正悄然发生“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关心“练不练”到关注“如何练得好”。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总体偏低,项目培训不能满足健身专项化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各等级比例不够合理,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健身团队指导的比例仍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体育社会组织特别是单项体育组织在推广运动项目,提升普通市民运动水平,扩大爱好者人群中起到的作用和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懂锻炼方法”又恰好是制约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今后体育健身培训将成为市场和协会争夺的一块蛋糕。

   上海市市民体育消费的主要类型

  此外,市民体育消费意识仍显薄弱,消费水平偏低。调查显示,71.5%的上海市市民在2015年具有体育消费,其中,体育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内的人数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67.4%,仅有7.2%的市民体育消费在5000元以上。上海市市民体育消费具有正偏态分布特点。上海市市民体育消费中位数为467元,表明一半市民体育消费低于467元。在市民体育消费结构中,实物型和参与性消费是目前上海市民主要的体育消费类型。市民用于购买运动服装鞋帽的人均消费最高,参加体育培训、场馆门票和场租费、购买运动器械设备和观看各类体育赛事等也是市民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

   体质健康:

  运动干预初显成效

  目前,上海已经建成完备的体质测试服务网络。2015年度,全市有效开展工作的社区市民体质监测站(队)为114个,较2014年新增11个,覆盖56.4%的街道乡镇。全市开展各类监测服务活动162场次,其中为学生开展体质监测活动100场次。

  从达标情况来看,全市受测市民人数为150384人,成年人、老年人体质达标率为97.1%。青少年体质达标率为96.1%,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人群的体质达标率分别为96.8%、95.3%和95.5%。自推行《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以来,本市从落实校园体育活动、构建“校园足球联盟”、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等方面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跟最近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市民体质持续保持良好水平。上海市体科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刘欣表示,上海老年人体质一直领先全国,且优势明显。尤其近几年,全国老年人的体质在走下坡路,上海逆势上扬,他们仍是锻炼的主力军。

  老年人锻炼更多的是为了延年益寿,而随着上海在运动干预方面的突破,越来越多的慢性病患者有望通过运动改善健康状态、甚至减少用药。

  2015年,全民健身体质研究和运动干预专项工作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市区县体育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的全民健身科研课题共计7项,学术科研论文发表21篇,主要涉及慢性病干预、糖尿病治疗、市民体质现状分析等;本市成年人和青少年体质干预人数分别为5686人和8207人,总人数为13893人。

  像最早开展运动干预的嘉定区马陆镇,从2009年起启动了2型糖尿病运动干预工作。从第一年设立6个干预健身点、78人参与,到2016年,区内共建立糖尿病运动干预点21个,近600人参与。糖尿病人在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带领下,坚持开展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患者们的血糖控制渐有成效,并逐渐养成常态化的科学健身习惯。

  通过运动治慢病、治未病,一是说明体育锻炼是许多慢病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二是通过科学运动能把健康防线前移。刘欣认为,这种理念还需要不断地深入市民生活。“年纪大了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因为年轻时体质没有积累。而且现在,有的老年病年轻化,像颈椎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都可以通过运动手段有效预防,同时也是康复手段。有不少案例证明,像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辅以运动疗法后,病情得到控制以致可以减药,这对老百姓来说是福利,也能减少医疗开支。

  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政府对健康问题的重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海是较早开展运动干预防治慢病的城市,今年的全民健身日活动中,体育和卫生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体卫结合”工作新模式,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到运动行列,树立科学健身理念。

   小知识

  什么是“300指数

  201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指数(简称“300指数”)首次发布,历时两年、全国首创。依托详实的数据资源,这套评估体系就健身环境、运动参与、体质健康三项指标,对上海的全民健身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测评。通过“300指数”,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反映区域内全民健身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015年“300指数”评估周期为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35个量化指标,其中新增1项指标(“区级或社区级体育社会组织活跃度”),调整1项指标(“体育场馆免费及优惠开放”)的计分办法。35个指标中,8个客观指标由市体育局、市教委、市民政局提供,4个主观感受指标由第三方对市民随机抽样发放3400份问卷调查获取,另有23个客观指标由各区县体育局和相关部门填报。300指数中涉及到人均的指标计算基数为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本市常住人口数。

   健身环境:

  增长0.02平方米的背后

  体育场地设施可以在市民体育锻炼时得到最直观的反应。上海“寸土寸金”,在新建体育场馆设施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科技助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继2014年“300指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74平方米,较上年增长0.02平方米后,2015年全市新建场地540个,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79021.08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达到1.76平方米,再次增长了0.02平方米。2015年,全市新建成百姓健身步道123条。截止到2015年底,本市共建有百姓健身步道582条,覆盖173个街镇,社区覆盖率达到80.1%。

  0.02,是个微小的数字,但逐年递增背后,体现了本市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新一轮全民健身工作规划中的改革与创新。

  各类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精准适配了市民健身需求与体育资源。区县体育局官方网站、官方自媒体(官方微信、微博)、服务管理软件系统共同成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的主要平台。此外,诸如“嘉定全民健身一卡通预定平台”、“黄浦区公益健身(游泳)管理平台”、“松江体育电子地图”、“崇明体育局信息化管理平台”和“运动静安App”等应用贴近市民需求,逐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科技含量。

   全民健身信息化平台分布

  通过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以及政府财政补贴公益性开放,场馆开放真正做到了惠及于民。2015年,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为1260所,较上年减少17所,占学校总数比率为83.0%,占具备开放条件场地的96.6%。市体育局在直属8个场馆中对基本公共体育项目开展公益性对外开放工作,每天利用四分之一时间和四分之一价格实施公益性(低价)对外开放,对低价开放的政府给予场馆补贴,2015年度市级财力给予市属场馆补助资金504.9万元,受益市民达75.67万人次。此外,黄浦、浦东、杨浦、嘉定、宝山、长宁、奉贤、闸北、闵行、静安、普陀等区县制定并实施了体育场馆免费及优惠开放的相关政策或财政补贴办法,补贴对象拓展至社会组织和企业,全年补贴总额达到307.5万元,政府投入更加注重实效。

  满意“交通情况”不满意“卫生环境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市民对体育设施需求排名前五位的场地类型依次是羽毛球馆、游泳馆、健身房(馆)、健身步道、篮球场(馆),其中,羽毛球、游泳和足球场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需求缺口。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体育场地”仍然是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首选体育场地类型,选择“单位体育场地”的市民同比提高7.1%,本市未来需要多元化的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主体。

  市民对体育场地的总体满意度为82.0%,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市民满意度已经连续三年呈现下降。市民对“场地性价比”和“场地交通情况”满意度较高,对“场地管理水平”满意度最低。通过历年比较发现,“场地卫生环境”满意度指数从88.7%下降至81.9%,其中单位和社区的体育场地满意度偏低。

  从场地类型来看,满意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型体育场地、社区体育场地、单位体育场地、经营性健身会所和其他体育场地。受访对象对社区和单位体育场地的“交通情况”最为满意,对社区体育场地的“维修状况”最不满意,反映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与更新机制有待完善。

  据悉,“十三五”期间的新建体育场馆设施,将在规划上为未来承办顶级国际综合或单项重大体育赛事预留空间;此外,对于已经具备条件的项目,如浦东专业足球场、徐家汇体育公园等,正在全力抓紧推进中。“十三五”期间,本市体育场馆设施的规划、建设将会有较大的进展。

  “三个轮子”一起转“三类人群”一起推

  通过“300指数”提供的一系列核心指标四年发展态势,也为政府部门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对策。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表示,“300指数”看到了四年来的进步,也看到了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与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对政府体育部门而言,就是既要认真种好“责任田”,即按照“保基本、全覆盖、兜底线”的原则,努力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又要坚决拆掉“篱笆墙”,即突破部门利益的藩篱,满腔热情地扶持、帮助市场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在推进体育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三轮驱动”。今年正在举办的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大胆进行了尝试,得到了体育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响应,各类赛事和活动新颖、有趣,市民群众普遍给予好评。

  巩固老年、吸引在职、强化青少年,实现“三类人群”一起推,也是“十三五”期间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比如,针对在职人群,要增强吸引力,即在策划、组织相关赛事和活动时,注重方式方法,使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要提高便利度,即在在职人群集聚度高的开发区、商务楼宇等区域,努力增加体育活动的空间和功能,便于其就近参加体育锻炼;要抓住关注点,即回应在职人群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深化体医结合,推广慢病的运动干预,使运动成为更多人的自身需求。针对青少年人群,则要深化体教结合,抓住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让体育成为更多青少年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