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位市民倾诉夏日困扰:住在臭河边有窗不敢开

26.07.2014  18:34
  夏日气温节节攀升,一些居民区附近的“臭水浜”又开始“发作”。“夏令热线”开通以来,数十位市民纷纷打来电话反映相关问题。近日,本报记者和志愿者进行实地探访。

   北竹港疏浚施工何时完成

  接到市民反映后,记者来到位于闵行区西南部的北竹港河。到达东川路瑞丽路附近,距离河道还有50多米远,记者就闻到了阵阵刺鼻的臭味。站在竹港桥上俯瞰,河面上不仅淤泥泛起,而且河水呈黑色,两边堤岸处全是黑漆漆的。眼前就是北竹港节制闸,但闸门未开,此处成了死水一潭。

  北竹港河的两岸是居民区。紫藤新苑的居民徐先生称,之前北竹港的河水没有这么重的味。从今年3月起,河水突然发黑、发臭,逼得他们都不敢开窗了。此前,闵行区水务局的工作人员曾表示,河道黑臭的原因在于北竹港河的北段正在施工、疏浚,河水因此无法流通;加上河道周边有雨水泵站,一些居民区的污水通过雨水泵站直接排入了河道。

  “本来说好6月份疏浚工作就完成,‘雨污分流’也提上了日程,但现在已经7月底了。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快施工!”徐先生说。

   小吉浦河历史原因造成黑臭

  位于吉浦路附近的小吉浦河,深绿色的河水中可见一团团黑影。一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小吉浦河经常出现黑臭,一到下雨天,河水冒泡,像染了墨一样,还散发阵阵臭气。记者发现,该段河道东西两侧临河的居民楼全部关紧了窗户。

  据了解,小吉浦河的水质问题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曾经,这条河道贯穿虹口、杨浦、宝山三个区,但上世纪末,施工单位在建设逸仙路高架时填埋了部分河道,该河由此成了一条“断头浜”;坐落于三门路桥南侧的大武川泵站曾以“旱流截污”模式运行,每逢雨天会将管道内污水放江,也影响了河道水质。

  水务部门曾对小吉浦河分批分段治理,南段效果较好,北段则不佳。目前,有关部门仍在尝试多种方式治理河道。

   俞泾浦垃圾直接丢进河里

  “我每天都看到有人往河里丢各种垃圾,这河怎么能不脏呢?”市民夏女士向本报反映后,志愿者随即赶到位于恒业路西横滨路附近的俞泾浦,刚到路口,就看到几名工人在打包废品。沿河向西走,附近的废品回收站生意非常好,河道旁的地面上散落大量垃圾,现场脏乱不堪。

  志愿者来到夏女士家中。她说,常常看到回收站的工人将垃圾分拣完毕后,把值钱的打包带走,不值钱的就直接往河里丢。居民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据了解,俞泾浦经多年治理后,水体情况已有好转。但每逢大雨前后,为保障正常排水,虹口港的水闸关闭,河道水位低,水不流动,就丧失了自净功能,导致水体发黑,而沿线泵站也要排水,加剧了水体污染。

  针对居民的投诉,虹口区商委表示,近期将关闭这个废品回收站。虹口区相关部门称,会加强治理和监管,将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