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十六届信息节正式开幕

16.11.2016  15:08

10月25日晚,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第十六届信息节开幕式暨工科女生生涯发展论坛举行。EMC公司混合云高级项目经理吴珂,EMC公司高级研发经理朱惟桢,国家高级企业培训师刘治敏,信息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黄芳等出席活动。信息学院各年级同学和学校其他院系同学也参与了本次活动。

开幕式在几部短片中拉开帷幕,短片回顾了往届信息节的精彩片段,介绍了工科女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同学们对工科女生的印象。

短片结束后,主持人宣布第十六届信息节正式开幕。三位嘉宾做了自我介绍,主持人展示了工科女生职业发展的调查结果,一幅幅圆饼图展现了工科女生对于自己梦想的坚持,同时也透露出部分工科女生对于生涯规划的焦虑与担忧。

进入嘉宾分享环节,工作人员统计选出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对工科专业兴趣不大,又不知道能做什么,该怎么办?”“技术类岗位比较看重哪些硬性条件?”“如果不做技术研发类工作,还有什么交叉的路线可以选择?”

对于第一个问题,吴珂认为很多工科女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这属于正常现象。她从自身成长经历出发做出解读。由于从小很早接触计算机,她对信息行业有很高的热情,但在选专业时依然感到迷茫。这种情况直到她实习时才发生改变,她先加入了微软,虽然最初只是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但是后来她渐渐明白要给用户创造价值。最后,她建议同学们多和师兄师姐交流,鼓励大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刘治敏认为大一大二就断定自己的专业兴趣为时过早,大三大四再考虑会得出更理性的结论,她以一位大三时成功转到国际贸易专业的计算机系学生的例子来说明她的观点。对于一名工科生,如果大三大四时仍觉得对工科不感兴趣,可以再考虑转专业。

对于第二个问题,吴珂认为技术类岗位最看重的是“潜力”,比如在参加面试时会被要求陈述一些过去的经历,而这些经历必须说服面试官面试者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她认为坚持努力加上一段时间的场景锻炼,才能长期胜任技术类岗位。她还补充道,大学生们毕业加入一个企业时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只要拥有一项专项技能即可,例如技术专长或沟通能力等等,并且要通过实习多锻炼自己。朱惟桢则认为虽然专业项目经验的积累尤为重要,但是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更重要。

嘉宾们还提出了他们认为很重要的三个职业技能:第一是专业技能;第二是可迁移技能,主要指沟通能力;第三是自我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面对逆境和情绪时的掌控能力。

对于第三个问题,刘治敏认为按照和自己专业的相关度,各项职业可大致分为三层,最内层的是指广阔的专业周边,除了技术研发类工作,还有诸如测试、产品经理、售前售后等工作,这些工作岗位非常青睐有专业背景的学生。由于理工科同学有专业优势作保障,还可以再往“外层”扩展、从事和金融等行业有关的工作。

紧接着,朱惟桢举了许多现实中存在的例子来说明各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另外还对刘治敏的观点进行了补充,最后特别强调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来做出职业选择。

吴珂认为任何工作都需要不断内省,反思自己在工作中学到了什么。而对于工作的选择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自身的提升有所改变和突破。

自由提问环节结束后,通信工程专业2014届校友陈邵莎向听众们分享了自己作为工科女生的体验与感悟。首先,她讲述了自己到EMC公司之前求职的种种经历,强调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最后,她鼓励同学们在15到25岁这一阶段认真读书,打好基础。

最后,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与三位嘉宾进行了合影留念。通过这次论坛,使得同学们对工科女生的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有了进一步了解,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