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推进政府信息共享 “信息化防火墙”取代“人工防火墙”

24.09.2015  16:05


  早晨上班前,浦东市场监管局负责企业注册的窗口工作人员曹颖,会习惯性将一些案头工作准备好,记录用的笔和纸,常用的法规条例,每日工作提醒,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与以往相比,曹颖的“工具箱”里,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记录各类土地归属变更的“小黄条”。

  对曹颖来说,“小黄条”曾经有着特殊作用。按照现有法律,一块土地经招拍挂后,得到土地使用权的公司是不允许随意将土地再转让给其他所有人的,如此规定,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故意炒作地皮。但现实中,一些公司会利用公司股权变更或法人变更的机会,变相将土地使用权转让。为了堵住这个漏洞,规土部门发明了一种“人工防火墙”,也就是将刚刚获得土地转让的企业名录,抄写在一张“小黄条”上,然后转交给市场监管部门,一旦名录上的企业来办理股权变更等业务,像曹颖这样的窗口办事员就会多长一个心眼,心中亮起一盏“黄灯”。

  多年来,“人工防火墙”对于稳定土地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这样的“土办法”总有失效的时候。曹颖记得,有几次贴在窗口上的“小黄条”不翼而飞,“碰到这种事,整个人都很紧张,不知道来办事的企业会不会钻法律空子,万一有漏网之鱼怎么办?直到规土部门重新抄来企业名单,再次贴上‘小黄条’,才能放心。

  现在,曹颖的这块心病终于解决了。从去年开始,浦东新区利用自贸改革的契机,尝试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至今,平台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全区34个部门的700多万条信息归集完毕。曹颖成为这个平台的受益者之一。她再也不用担心“小黄条”会不见了,因为只要打开电脑,规土部门推送的最新土地变更信息就能一览无遗,有了“信息化防火墙”,企业利用工作失误钻空子的概率也大大变小。

  一张“小黄条”的消失,能看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对“自身革命”的新追求。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沈晓明对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屏障,有一个形象比喻——“蜂窝煤”。“就像煤饼一样,一个条线上下之间信息是通的,但部门与部门之间,交换一些数据就很难。这里当然可以说出许多理由,但我看最大的问题还是部门利益割据。”正是看到了这一管理难点,上海自贸试验区向自己“动刀”,打破部门对信息数据的垄断,率先转变政府职能。

  信息共享的优势很快显露。日前,浦东市场监管局主动向互联网订餐平台“饿了么”推送餐饮企业监管信息,让网上订餐的市民能对企业信用程度有权威的判断依据。不到一个月,120多万条信息上了网,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从“饿了么”的数据后台,获得35条涉及食品安全的投诉,并及时做出调查。浦东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彦峰说,“数据信息放在管理部门手里,很多时候就是摆设,一旦共享应用,就能产生化学反应,就能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再与社会力量共享,则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力度和广度。

  尝到信息共享甜头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下一步将沿着政府自身改革的思路继续走下去。浦东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二期工程即将上马,升级版的共享信息库除了数据会更丰富,参与部门更多外,将着重解决多部门联动应用问题,将政府大数据这盘棋真正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