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号或"隐藏"大毛病 夏季莫名吐泻或是心梗来袭

22.06.2016  21:52

  夏季一向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但如果莫名出现上吐下泻,黄连素也不起效时,就要警惕可能是心梗来袭!专家表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会经过一段潜伏期,短则数小时,长则可达数月或数年。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身体小信号,如肢体短暂麻木,一时忘了回家的路,很可能是脑中风、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前兆!因此懂得及时"接收"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对于挽回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心梗信号:上吐下泻、貌似感冒

  梅雨时节,气温升高,体感闷热不适,不少人因此受凉感冒。80岁的李老伯受凉拉肚子已经好几天了,吃了点止泻药,但丝毫不见效,整个人也显得无精打采的。在家人的陪同下,老人前往医院检查,可抽血结果却让家人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梗三项指标严重超标,结合心电图异常,竟然确诊是心肌梗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周达新教授指出,近期天气变化较大,可使原本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的病人病情出现波动,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但多数心肌梗死病人无法正确识别病前先兆,耽误了治疗时机。

  周达新表示,临床上约三成心肌梗死没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也被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较多见于老年患者。有的患者表现为腹部胀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常常被误认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有的患者表现为气短、咳嗽、不能平卧,但患者自己还以为只是感冒了。此外,无痛性心梗患者还可能表现为其他部位疼痛,如上腹痛、背痛、咽喉痛、牙痛,但患者却往往想不到疼痛的缘由是心脏出了问题。

  周达新特别提醒,如果莫名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的不适,或是无缘由地出现牙痛、咽痛、颈肩痛,也要考虑急性心梗的可能性。有类似病史的人群最重要的还是定期检查,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治疗。此外,还要经常观察自身的血压和心率,当血压和心率不正常时,要及时治疗。而避免过于激动的心理波动及过激行为的发生,对预防心肌梗死也有重要意义。

   脑中风信号:短暂肢体麻木、头晕无力、言语不清

  半个月前,65岁的邱大伯午睡后准备去接孙子放学。路上,他虽然觉得疲惫不堪,左手还有些麻木,但却没放在心上。等把孙子接回家后,大伯便回房继续睡觉,谁知晚上却突发脑中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云云教授表示,短暂手麻要提防脑中风的发病前兆。

  张教授解释说道,一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会出现一过性的头晕、视力模糊、说话含糊不清、单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但是一般在24小时内,大多数只持续半小时左右,这些症状会自行缓解,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她表示,一般来说,一旦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发生脑中风的可能性非常高,尤其在1-3个月之内。相比年轻人,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患缺血性卒中比例高。数据显示,脑卒中报告发病率在40岁后上升,60岁后显著增加。因此,中老年人一旦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千万别忽视身体给出的预警信号,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请专科医师诊治,必要时做头部CT和磁共振检查。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递增,已成为国人健康的一大“杀手”,占居民死亡因素的首位。随着夏季来临,气温节节攀升,高血压患者要尤为注意脑中风的危险。由于夏季多数人血压低于平时,张云云建议,高血压患者应经常检测血压,及时前往门诊调整药物用量并谨遵医嘱用药;平时出汗较多的人群也应及时注意补充水分;日常饮食最好做到低脂、少糖、高维生素。

   肺癌信号:久咳不愈、干咳无痰或伴有血丝

  在环境污染以及现代诸多不良生活方式影响下,很多人都会出现咳嗽症状。但有这样一群人,久咳不愈,慢性咳嗽变为刺激性干咳,或出现痰中带血,或反复出现肺某一部位的炎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也不见起效。对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副院长王葆青主任医师表示,这些人尤其是中年以上,有长期吸烟史或家族中有恶性肿瘤病人时,应积极检查,以除外肺癌的可能。

  今年47岁的李先生常年抽烟,近半年一直咳嗽个不停,拍了常规胸部X线片子也没有查出问题,但咳嗽总是不见好。王葆青教授接诊后,发现患者多次就诊均有肺部固定部位的局限性哮鸣音,通过肺部低剂量CT筛查,在李先生的左侧肺部发现了结节影,最终检查确诊为早期肺癌。由于发现及时,手术治疗到位,在切除肿块后,李先生的肺癌已经痊愈。

  据了解,由于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多数患者往往一时大意,忽视了身体发出的“求救”小信号,被诊断出肺癌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就诊时,常已有呼吸困难,疼痛,以及明显食欲下降,消瘦等。王葆青强调:“肺癌治疗虽然有很多办法,比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但是晚期肺癌治疗效果和人们的期望值相差很远,因此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王葆青教授提醒,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疲乏、肌肉无力、皮肤黝黑、男性乳腺增生也可能是肺癌给人们发出的预警信号之一。据介绍,部分肺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异常分泌一些激素样物质,可导致上述这些不适。其中刺激骨关节增生会造成“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关节肿痛通常以大关节最为明显,或持续固定于某关节,有的还可伴有发热。往往手术切除肺癌或病情得到控制后,这些症状尤其是关节肿痛会在短期内消失;但当病情复发或进展时,关节肿痛可能再次出现。

  王教授建议,除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或避免吸入厨房油烟等含致癌物质的空气和粉尘,选用环保型装修材料外,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肿瘤筛查也很有必要。特别对于55岁以上的老人、吸烟人群、会接触到沥青、石棉等材料的肺癌高危职业以及有家族肿瘤病史或患有肺部慢性疾病人群来说,应当定期进行肺部低剂量CT检查。但是,他也指出,目前不少市民对于肿瘤筛查存在一定误区,认为癌症的筛查可以由普通健康体检来代替。王葆青强调:“癌症筛查是指在无症状的人群中针对特定的肿瘤应用有效方法进行筛查,以发现早期病人,而一般的普通健康体检并不包含针对某一特定癌症的专项检查如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所以,一般健康体检并不能取代肺癌筛查。

  痴呆信号:丢三落四、忘东忘西

  70岁的李奶奶近来有一些苦恼,虽说人上了年纪都会有些健忘,可是一个礼拜出门忘记带四回钥匙,有时候逛完公园回家,路上也能忘记家在哪里。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龙宣主任医师表示,到了一定年龄,老年人确实会出现一些健忘症状,如果只是记忆力轻度受损、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可能是痴呆前阶段;但是当健忘已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则可能是出现了痴呆。据介绍,与老年人良性健忘不同,老年痴呆是指老年人或老年前期发生的痴呆现象。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老年痴呆症一经发现只能缓和,无法治愈。据了解,仅2010年,全世界就有3560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58%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预计患者的人数每20年就几乎翻一倍,2030年将达到6570万人,而2050年将达到1.154亿人。同时,世卫组织指出,痴呆症有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会给患者家庭及其护理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精神和经济压力,并且患者及其家人往往受到歧视。另外,由于老年痴呆症发病常很隐匿,不为人们所注意,因此,正确认识痴呆早期症状,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延缓进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李龙宣主任提醒道:“如果日常生活中老人发生了一些健忘的事,比如烧开水忘记关火、煮菜放了两次盐、手里拿着东西却一直在找它、说完的事转身就忘记了,家属需引起警惕,应尽早陪伴老人前往医院找专科医生检查,确诊是否真的患上了老年性痴呆。

  此外,李主任表示,有的老年痴呆病人会表现为情感障碍,早期有情绪不稳定,感情脆弱易流泪,遇事抑郁愁闷,为小事焦躁不安,害怕恐惧等表现;另一些病人则有认知障碍,开始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分散、说话重复,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的现象;还有些病人则有心理障碍,由于记忆力减退,不知道东西放在何处,总怀疑有人偷他的东西。这些小信号也需要家属加以重视,及时陪伴老人就医。

   肾虚信号:大量脱发、头发易断、分叉严重

  上了年纪后,不提白发的困扰,脱发无可避免地成了每个脱发人心里的“小疙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盛昭园副主任医师表示:“我们的头发一直处于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中,每人每天大约掉一百根头发。然而,大量脱发表明身体出现了问题,最有可能就是肾虚。

  盛昭园介绍,从中医角度来讲,肾之精华在于发,发为血之余,脱发与肾、血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肾气虚、肾阳虚、气血不足等情况均会引起脱发。肾气虚、肾阳虚,全身的血液循环就不畅,无力将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直立的最高处头顶,头上毛囊得不到滋养,渐渐萎缩,就会引起脱发。因此,肾虚是造成大量脱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肾主水,肾虚,水盐代谢出现异常,会有水肿的表现,如肿眼泡、黑眼圈、脚肿;肾主生殖,肾虚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不孕不育;肾主纳气,所以也会出现慢性的咳喘,很多呼吸衰竭的病人,肾气不足,也会出现肾损伤;腰为肾之府,肾虚病人有时会感到腰酸腰胀。

  盛昭园指出,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繁忙、时常熬夜,由于长时间身体处于透支状态,再加上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倦怠、乏力,更容易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情况,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有可能就是肾虚。

  针对这些情况,她建议应多食用一些益肾的食品,如山药、枸杞、羊肉等。同时应少饮酒、少食辛辣食品以及浓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品。针对有人用“六味地黄丸”补肾,盛昭园解释说,此药对于头晕、耳鸣、心烦、小便短赤、腰酸这类肾阴虚病人比较适宜,而对一些身体肥胖、苔色较重、舌苔厚腻、脾胃虚寒、经常怕冷的肾阳虚病人则不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