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这里有129座存世古桥 你走过几条?

25.11.2016  22:35

原标题: 奉贤 | 这里有129座存世古桥,你走过几条?

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奉贤古石桥尚有129座存世。当然,以清末的统计数据与21世纪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公平——毕竟如今统计算作古桥的清代桥梁,在清代应该算作“当代桥梁”而非古桥。如今的奉贤,除了古桥以外,今日建造的桥梁当然数量更为可观。但古人建桥,许多时候并不像今人这般,先筹办公司设立股份,然后投资建桥。许多时候,桥梁都是由民间乡里众人凑份子,或者和尚僧侣出资、劝募筹款起来的。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些“有故事”的桥梁。

南塘第一桥

古华公园西湖上、“超然堂”前,有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古桥——南塘第一桥。

典故:南塘第一桥在乾隆年间修建后,于同治元年(1862年)毁于战火,后由里人陈泰彤兄弟、吴文豹出资重建。1983年,古桥迁址古华公园。如果说迁址后的古桥与南塘还有什么关系的话——如今的南塘第一桥与古华公园之间,保留有约500米的南桥塘港。而古华公园内建有的“兴园”“秋水园”“超然堂”“晚晴园”等,皆为奉贤历史名园的经典重现。登临“望海亭”可眺望公园全景,东湖西湖还建有品亭桥、双亭桥、继芳桥、环秀桥等,桥桥相连,尽显奉贤桥乡精华。

2002年被公布为奉贤区文物保护单位。

金汇桥

金汇桥建成于南宋时期

典故:金汇镇有座石拱桥,相传宋代由几十户金姓人家募捐所建,取名金汇桥。后镇上有个孙姓大财主,欲改桥名,金姓不从。孙财主贿赂官方强改桥名,并重金聘请当地名匠修雕。赵石匠一夜雕成,孙财主见桥中“孙汇桥”三个金**大字,甚为高兴,当下摆席宴请。不料,一场倾盆暴雨,桥上重现“金汇桥”三字,孙财主当即气倒。原来,赵石匠用豆腐做了个“”字。经暴雨冲洗,“”字付之流水,“”字重露头面。而孙财主不知此底细,只道是“天意”,从此再也不改桥名了。

民国27年(1938年)1月,金汇桥惨遭日军焚烧。如今河已被填,这桥已经成了旱桥。

糖桥

糖桥为里人邹氏所建,另有一说为里人陈世昌建。《光绪奉贤县志》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重修。此桥工艺独特,雌雄座榫,对接严密,桥身雕刻对称、精致,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名符其实的成为奉贤区石拱桥之冠,是该区重要的历史文物之一。1978年开凿金汇港时,继芳桥被泥土填没,仅桥顶尚露出地面,“继芳桥”三字尚可辨认,现顶部已被压在厂房下,一座围墙压于桥顶。

典故:相传,三官(今光明)镇继芳桥原是顶破竹桥,来往行人,非常危险。有一天,有个换糖者走过,就说:“这桥怎么没人修?要是我有了钱,造顶新的。”一次,换糖者在一户破落官吏人家,换着一对金弥陀,从此发了财。于是,他筹集上等石料,聘来巧匠,拆去竹桥,建造3孔石拱桥,取名继芳桥。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则直呼“糖桥”。

2004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积善桥

这座桥,一些“老南桥”人都不会陌生吧?位于南奉公路,今中医院门口大桥的南面。如今已经改名为南石桥。

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民国二年由里人陈同伦等重修,改名南石桥至今。南石桥位单孔石拱桥,东西跨横泾港,桥长 17.4米,寛2.8米,高5.3米,孔径为4.2米。

古桥保存相对完整,只是桥栏和台阶损毁。2000年由县博物馆重修,现已旧貌换新颜,成为南桥一景。

南石桥在2000年被公布为被公布为县(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桥

奉城高桥镇有座石拱桥,建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

典故:相传当地有个乡绅外出,有人问他出生何处?他说高桥。那人又问桥有多高?他夸耀说:“初一跌下去,月半‘咚’声响。”此事传到乾隆皇帝那里,引起游兴,欲下江南看高桥。船从淀山湖黄浦江直驶奉贤,途经得胜港。乾隆问:“此处何地?”侍从答道:“此乃得胜港。”乾隆一听“得胜”两字,大悦,即令回朝。乾隆中途返京乐煞高桥乡绅,庆幸免却一场欺君杀身大祸。

高桥在2007年被公布为被公布为县(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继芳桥

继芳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位于光明镇,早在二十多年前桥身被泥土填没。2005年9月经市文物专家多次讨论和实地考察后,决定投资152万元迁移至青村镇西市河文星桥处。整座桥长约38米,宽2.5米,高8米,有42级石级,中孔大,边孔小,除稳定的桥台基础外,还依附着独特的工艺构造,是上海郊区罕见的三孔古拱桥。

通津桥

通津桥位于新寺镇新塘村,南北跨横泾,始建于南宋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是我区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也是上海地区为数不多的宋代石拱桥之一。拱桥6.5米,桥长17.5米,桥宽2.6米,高4米,单孔,桥坡一边8米,一边7.5米。

自古以来,奉贤就没有城墙。奉贤以桥为生,桥通四方。如今奉贤这些桥梁,它们散落在奉贤的各地大河小渠,像一块块零碎的铅字,记录着奉贤的历史,而那些桥有许多故事和传说,显示着奉贤先民的淳朴和智慧。今天走过这些桥的行人,无疑是对奉贤历史的一次又一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