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的世界你别猜" 《滑板鞋》爆红背后是"神曲经济"

16.01.2015  19:11

图片说明:庞麦郎正在接受采访

  《我的滑板鞋》、《摩的大飚客》、《西班牙的牛》……去年年中开始,唱出以上神曲的庞麦郎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然而,这两天,一篇名为《惊惶庞麦郎》的文章让其知名度一下走出了网络,一个被商业过度包装、被网络审丑消费的神曲歌手引起了公众围观。

  尽管目前某杂志与庞麦郎还在就采访进行一场罗生门式的辩论,但有关庞麦郎的种种争议似乎也让我们看清:有人正利用大众审丑心态病毒式地炮制神曲,音乐行业似乎面临失控的危险……

   庞麦郎是谁?又一个“神曲唱将

  庞麦郎本名庞明涛,35岁,陕西汉中人,其成名曲《我的滑板鞋》歌词离奇曲调混搭,却被唱片公司花巨资包装而成为网络红人。

   公司“投入百万”包装

  庞麦郎的成名曲就是《我的滑板鞋》,这首歌没什么旋律,基本是念白,歌词离奇,曲调混搭,唱腔带着浓厚的陕南口音,其中被传唱和戏谑最多的就是那句洗脑的“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据称,庞麦郎录音时录了多次,都没有办法从中找到一次完整可用的声音,最终成型的《我的滑板鞋》是编曲从几次录音中拼接而成的。但唱片公司却花下人力财力去培养他,正是出于消费他的另类与草根的目的。

  据报道,当初,唱片公司与他签下一张6页纸的合同,决定赌一把:投入“超过百万”资金包装《我的滑板鞋》。6名企宣,24小时3班倒,买“摩擦”、“时尚时尚最时尚”的关键词搜索,把歌曲热度顶上去;请大V段子手写段子造势;编曲、花3天时间录歌,在数百个小样中拼凑剪辑出最终版本。

   如今“单方面解约

  随着庞麦郎歌曲和MV在网络上线,关于他身份的各种传闻也开始流传,因为接受采访不多,其一直以来都显得颇为神秘。

  在这两日疯转的《惊惶庞麦郎》中,庞麦郎的形象逐渐立体起来——成名之后,他接受视频采访说自己是台湾人,是1990年生的,把年龄改小了11岁,甚至还给自己起了艺名“约瑟翰·庞麦郎”。

  他接受记者采访会张口就问记者要钱,甚至还会提更为奇葩的要求:“你们谁最好看?可以把她介绍给我吗?”他的居住环境“床脚的被单上,沾着已经硬掉的、透明的皮屑、指甲、碎头发和花生皮”。

  在被记者戳穿出身的谎言后摔记者电脑,文章结尾则停留在记者一行人陪他去唱KTV的故事中。

  综合此前为数不多的报道,大抵可以看到庞麦郎在成名前后的矛盾形象——渴望成名却又惧怕阴谋,他享受关注却又警惕算计,他期待曝光却又充满控制欲。

  然而,当公司利用各种手法把原本没有多少音乐基础的他打造成网络红人后,这样一个被网络迅速推向焦点的35岁陕西农民,因为没有现代娱乐工业生产线配套的形象打造,无所适从地惊惶、并且迷失了,在此后的行为充满着狂妄与自卑。

  最终,庞麦郎失控了,选择一走了之,不顾之前的合同,号称单方面解约,没人拿他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