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嘉定民居家门口体验智能机器人带来的创新服务

05.08.2015  10:57

  “我要给儿子办居保,怎么弄?”,“我要办退休。”,“怎么领免费乘车证?”……要了解办理程序、备齐资料,通常大部分居民会去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咨询。而对于嘉定江桥镇居民,家门口的社区智能机器人就能解答这些疑问。日前,记者亲自与机器人聊天对话,体验全国首个社区智能机器人带来的创新服务。

   能像朋友一样聊微信

  在江桥镇的嘉川社区行政事务咨询站,记者看到,居民周蓓仙阿姨正和机器人聊天:“我要办老年卡怎么弄?”“您可能想了解以下内容……”甜美的声音传出。原来,这台外表形似普通查询机器的设备,正是小i机器人开发研制的社区智能机器人“小惠”。在语音答复时,“小惠”的频幕上,一目了然列出了办理老年卡的程序和所需材料。

  记者注意到,嘉川社区还贴心地准备了“操作指南”,图文结合的两大块指示牌,让初见机器人的居民也能方便使用。

  周蓓仙和邻居们告诉记者,有了“指南”和机器人说话就“大胆”了,如果使用中还遇到问题,居委会工作人员也会耐心指导。

  对照“操作指南”,记者也上前体验,点击说话,“我要办理社保卡”。“社保卡申请、拍照、补换的办事流程:请携带以下材料……”“小慧”贴心地告诉记者,办理材料、费用及办理窗口。记者发现,除了和微信一样语音聊天,也可在屏幕上输入文字,“小慧”同样会做出答复。

  但你别以为,“小惠”只能提供严肃的政务信息,对于记者“讲个笑话”的要求,这位幽默的朋友也能互动:“从前有块软糖,走着走着,就腿软了。

  “快递、交通、商业……现在各行各业都强调‘最后一公里’,社区服务更要解决这一问题。”嘉川社区居委会主任孙艳芳对记者说,智能机器人走进小区后,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服务。

   居民办事免去路途奔波

  据记者了解,去年11月全国首个社区智能机器人云服务系统在江桥上线,实现了社区居民在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微信以及网站三个平台上与系统的交互,当时,智能机器人就在嘉定江桥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亮相。

  而有居民反馈,虽然社区中心就在居住的镇上,但从较远的村比如太平村,开车到服务中心来回也要一个小时左右,有时咨询办理要跑上好几次。

  日前,社区智能机器人走完“最后一公里”,从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走向村、社区。

  记者来到太平村行政事务咨询站时,正有村民要找工作,这里的机器人“小慧”已经开始工作了。“你好,我是小慧,很高兴为您服务。

  太平村的新村民刘西虎来太平村居住已有多年,以往每半年就要办理一次临时居住证。当天,他来到太平村行政事务咨询站咨询长期的上海市居住证的办理流程,机器人详细告知了所要提供的资料及流程,告知他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专业窗口4至5办理,非常清晰,免去了因材料不齐全而来回奔波的烦恼。

   囊括193项常用社区服务

  “社区智能机器人的业务功能,汇聚了193项常用社区服务内容,社保、医疗、社会救助、住房保障、人口、计生……与民众息息相关的一个也不落下。”据江桥镇镇长汪洁介绍,目前,江桥镇的太平村、新华村、幸福村、嘉川社区、金达社区及曹安社区引进了机器人,不久将逐步推广到全镇各村、社区。

  据记者了解,除了办事大厅中的机器人,微信平台上的机器人也是江桥镇智慧社区智能服务系统建设的重要一环,它与办事大厅、官网构成一体,协同操作,实现了一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便民服务。无论业务查询、日常生活,还是信息服务、咨询聊天,它也样样精通。

   比一般查询终端更“懂你

  记者了解到,由于“小慧”采用了小i机器人的全球领先人工智能技术,居民与她进行交流时,可以不用掌握指令语言,怎么想就怎么问。

  “老百姓使用自然语言,难免会出现提问模糊不清,‘小慧’会及时地做出温馨提示,并把相关的问题罗列在答案下方,引导居民正确使用。”小i机器人副总裁梅莉告诉记者,智能机器人问题回答准确率经过反复训练,最终可达96%以上。

  据悉,成立15年、目前已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提供和平台运营商的小i机器人,一直专注于智能机器人核心语义交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应用,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云服务平台,堪称“中国最强大脑平台”。

  梅莉表示,相对与关键字搜索引擎的宽泛答案和一般的查询终端,小i的人工智能技术核心是自然语言处理,这样的处理和识别需要智能逻辑。“社区智能机器人,比普通查询终端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