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加分取消,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窘境 《新民晚报》:体育自主招生不能因噎废食

05.05.2016  02:10

几天前,刚刚宣布更名挂牌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传来喜讯:该校17名队员将代表中国大学生于5月30日参加在墨西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大学生美式橄榄球锦标赛。说起应技大的这支美式橄榄球队,近年来可谓战绩显赫。2014年5月,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瑞典举行的首届世界大学生美式橄榄球锦标赛;2014年10月,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美式橄榄球对抗赛冠军。

即将出征大赛,可球队的负责人、应技大体教部主任王若文却有些愁眉不展,原来,随着这支美式橄榄球队中一批大四学生毕业离校,球员“青黄不接”的问题随之而来。

期盼制定体育自主招生

橄榄球队的队员每年都是从普通高考入校的学生中挑选的,去年3000多名新生里,只有六七个人符合条件。”王若文对此颇为无奈,他介绍说,美式橄榄球这项运动,其实对技巧要求不高,关键要求身体素质和力量,但现在高中生普遍体质较差,能打橄榄球的就少之又少了。对此,学校曾希望申请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名额,但这项政策早已被各高校占据。王若文说,从明年起,各地将全部取消高考体育加分,这对于一支需要40人的橄榄球队来说,肯定是不利的。

负责在金山等地举办青少年足球夏令营的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施家瑜施家瑜说,很多人寻找中国足球落后的原因寻找了30年。当然,群众基础差是根源,可是,有没有人想得更深一层,群众基础差的根源又是什么呢?“是应试教育的现状,特别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更多的青少年离开了绿茵场。

现在,华东理工大学开始与金山区对接,派出专业教师,指导金山区中小学的校园足球。可是,走进中小学,施家瑜和同事们无奈地发现,家长们问得最多的就是“我的孩子踢球,能给高考带来什么好处?”有家长曾这样说,“宁愿让孩子多做一道题,也不愿让孩子多踢一分钟的球。

形成有利体育群众基础

何谓“足球自主招生”?施家瑜解释道:时下,名牌高中、名牌大学风行自主招生,而这些自主招生大同小异,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足球自主招生”考核的主要内容不是文化课,而是足球。球踢得好的学生,可以升入名牌高中,进而也能升入名牌大学。

东华大学足球队是本市高校中的一支传统强队,学校也面临队员交替的问题。学校体育部一位负责人坦言,体育往往是国外许多知名大学的标志,许多学生被这些大学招收往往并不是文化成绩优秀,恰恰是有体育特长,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甚至成为其他学生的偶像。在美国,许多高中橄榄球队、棒球队的优秀选手,往往都能直接升入一流大学,因为那些一流大学球队需要这样的优秀选手,保持自己球队的历史荣誉。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中小学生热衷于运动,参加专业训练的热情不低于文化课,久而久之,各项运动都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多数奥运选手及职业运动员均出自中学、大学。

2014年,辽宁、河南两省同时发生高考体育加分造假事件,震惊国人。高考体育加分缘何舞弊如此之多?据分析,有以下多个原因:第一,考生通过体育加分,在复查阶段容易找到理由搪塞。第二,复查机制尚不健全。第三,各高中之间由于相互竞争,一定程度上也积极推动体育成绩造假。如此一来,且不说加大力度、以自主招生方式招收体育特长生,就连原有的体育加分优惠也逐渐消亡。

自主招生前提杜绝舞弊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教授孙麒麟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优惠没有改变。当然,取消体育加分,对于高校期望招收更多的体育特长生,肯定是不利的。未来,高校自主招收体育生,与国际接轨,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前提是建立更阳光的招生体系,杜绝舞弊案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教育主管部门正在考虑构建阳光下的体育招生优惠体系,有望在足球这个项目率先突破。也就是说,类似“足球自主招生”的方式有可能在高校中试点出现。 

新民晚报》A03版

 

 

 

           

 

 



    原文来源: 新民晚报   |  发表时间:2016-04-30   |  作者:张炯强
    原文链接: http://xmwb.xinmin.cn/html/2016-04/30/content_3_3.htm